-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治维新的国度》.doc
《明治维新的国度》
什么是明治维新?在中国人的史观里,那大概是一场改变日本国家命运走势的历史变革。后世中国人喜欢将那场变革与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做比较。中国同时期掀起了洋务运动,又称作同治维新。两国两场“维新”,均以国家名义上的最高掌权者的年号定名。
1895年是一个分水岭。一场战争揭穿了两个维新国度的真实面目。在当年结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覆灭,大清国大败而归,日本则大获全胜,割得大量赔款和领地。此时,距大清国1861年开启洋务运动谋求富国强兵过去34年,距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变革国家体制过去27年。
明治维新究竟经历了什么,令日本猝然崛起?根据旅日学者宗泽亚的梳理,这场政治革命推翻了德川幕府,令日本政体转变为天皇亲政体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实施了范围极其广泛的改革,至少涉及中央官制、法制、宫廷、身份制、地方行政、金融、流通、产业、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宗教、思想政策......
相较之下,洋务运动仅仅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地皮毛模仿西方工业的运动,明治维新的变革要全面和彻底得多。明治维新建立起了稳固的中央政府和新的社会体系,采取了西方国家的制度模式,为日本现代化奠定了难以逆转的基础。各方面一系列的改革,使得日本变貌为东亚最初的、具有西方文明特征的、国家体制下的近代国家。
明治天皇的时代到1912年截止。那时的日本,已继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再度打赢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1905年,它在西方列强的注视下击败俄国,为自己争取到世界舞台上的列强一席。因此,在明治天皇驾崩、明治时代画上句号之时,日本早已经走出旧时闭塞积弱岛国的阴影。
但曾几何时,刚成立的明治新政府也从江户幕府那里接手诸多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境内到处可见列强旗帜飘扬的租界。明治维新的开启,让日本人进化自身的文明,逐渐从屈辱中自立站起,明治时代前后历时45年。新近出版的《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中收纳的百年前珍贵写真,再现了这个陌生时代的国度原貌。(曾鼎)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2月11日,在新落成的宫殿,举行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大典。大典之日,内大臣三条实美、内阁总理大臣黑田清隆、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以下百官威仪肃正,集于正殿大厅。天皇率领皇族、大臣、文武百官,参拜宫中三殿,郑重宣布宪法。内大臣三条实美恭恭敬敬将宪法呈上,天皇赐敕语后,亲手将宪法授予黑田清隆总理大臣。同日,差遣敕使前往伊势神宫,神武、孝明御陵,向先祖奉告发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亦称“钦定宪法”。日本成为东亚第一个拥有近代宪法的立宪君主制国家。与宪法一同颁布的法典还有皇室家族法(皇室典范)、议院法、贵族院令、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会计法等重要法令。日本宪法于1890年11月29日第一届帝国议会召开的当日正式实施。这幅名画《宪法发布式》绘制于发布同年,记录了宪法发布尔日,隆重庄严的历史场面。明治天皇正在将宪法授予内阁总理大臣黑田清隆。当日皇后亦参列于侧。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培理将军率四艘军舰进入江户湾,要求幕府开国通商,日本谓之“黑船来航事件”。1854年,培理再率七艘军舰直入横滨湾海面,以武力姿态迫日通商。江户幕府妥协,日美缔结了《日美和亲条约》,事件促使日本开国。这幅名画《培理提督神奈川上陆》绘制于1854年,描绘了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神奈川久里浜的场面。
明治元年,明治政府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不满“王政复古”措施的德川庆喜,率领旧幕府军1.5万人与明治新政府军五千人开战,史称“戊辰战争”。最终,幕府军不敌政府军的近代武器装备溃败。这幅名画《伏见鸟羽》绘制于明治元年,描绘了政府军与旧幕府军于伏见、鸟羽激战的场面。经过戊辰战争的洗礼,一代决意维新国家的日本精英建立了明治新政府,令日本走上国家近代化之路。
1895年,皇室献画中的这幅名画《念想》,生动描绘出日清战争中阵亡将校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悲痛心境,透露出反战情绪。明治维新的时代,日本国民开始追求自由民权,推动了国家进步和文明发展。虽然一直有对外战争,但日本民间也有民权反战运动,围绕战争进行反思。这幅绘画原本的解说是:在华丽的胜利背后,还有这样悲怜的牺牲者。可舆论宣传为美化对外战争,却赋予绘画新的解说:阵亡军人妻子的严峻面容呈现痛苦的神情,但那是一种化悲痛为力量的觉醒。母亲读给孩子们父亲留下的遗书,是在向军国之子谆谆训诫和鼓励他们勇往直前的教诲,表现出军人未亡人轩昂自若的气节。
靖国神社的“靖国”原意乃“和平定国”之意,神社内是祭祀明治维新时期战争中的军人亡殁者,最初是为了纪念在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牺牲的军人设立。随着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和平定国的初衷演变成激励战争的精神支柱,甚至成了美化侵略行径的掩体。这幅名画《靖国神社行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