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既罕见又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它可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突然下降。若不马上治疗,过敏性休克可引起死亡。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那些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例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对某些特定物质敏感的人,只要在接触到这些物质数分钟后,就会出现反应。 过敏性休克病因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的表现。外界的抗原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其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本病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病。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蒙眬,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列述如下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 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或一过性皮肤苍白、畏寒,周身皮痒或手掌发痒,皮肤及粘膜麻感,多数为口唇及四肢麻感。继之,出现各种皮疹,多数为大风团状,重者见有大片皮下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全身皮肤均肿。此外,鼻、哏、咽喉粘膜亦可发生水肿,而出现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音哑,呼吸困难、喉痉挛等。甚而影响呼吸。不少患者并有食管发堵、腹部不适,伴以恶心、呕吐等。 2.呼吸道阻塞症状 是本病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和(或)支气管痉挛,患者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3.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至休克水平,即10.7/6.7千帕(80/5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其收缩压在原有的水平上猛降至10.7千帕(80毫米汞柱),亦可认为已进入休克状态 。继而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少数原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并发心肌梗死。 4.意识方面的改变 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或大声叫喊,并可出现弱视、 黄视、幻视、复视等;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对光反射及其他反射减弱或丧失。还可能发生抽搐、肢体强直等。 5.其他症状 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过敏性休克诊断 对于一般过敏性休克者,通过以上四点即可以确诊。过敏性休克有时发生极其迅速,有时呈闪电状,以致过敏的症状等表现得很不明显。至于过敏性休克的特异性病因诊断应慎审从事。因为当患者发生休克时,往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接触多种可疑致敏物质,故很难冒然断定;此外,在进行证实诊断的药物等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或再致休克等严重后果,故应慎重。如果必须做,应力求安全。凡属高度致敏物质或患者对其致敏物质高度敏感者,应先由斑贴、抓伤等试验做起,或采用眼结膜试验、舌下粘膜含服试验。皮内注射试验法必须严加控制;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应作好抗休克等抢救的准备。 过敏性休克治疗 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转危为安。(一)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立即停止进入并移除可疑的过敏原、或致病药物。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结扎注射或虫咬部位以上的肢体以减缓吸收,也可在注射或受螫的局部以0.005%肾上腺素封闭注射。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畅。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过敏性休克治疗 二) 给予抗过敏药物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②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200mg加50%葡萄糖液10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点。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