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流体力学;国际气象学芝加哥学派的领袖--罗斯贝;这一半个世纪的重要过程,是以世纪初1903?年挪威物理学家V皮叶克尼斯(Vilhelm?Bjerknes)提出天气预报问题不过是一组控制大气运动的动力和热力物理方程的初值问题,天气预报就是这一数学方程组的解的观点开始,而结束于1950?年由冯诺依曼(von?Neumann)和查尼(Charney)等在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上成功进行了数值天气预报。皮叶克尼斯及其创建的挪威卑尔根(Bergen)气象学校以及冯诺依曼和查尼主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气象项目,也成为20?世纪气象科学二大科学突破的载体。;这两次突破,彻底改变了气象学科的面貌,也使气象预报从艺术真正转变为一门严肃的基于物理和数学理论的科学。然而,在两次突破之间漫长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并最终使现代物理学和数学走进了气象,为铸造着眼于天气预报的现代大气科学理论做出的艰苦努力同样功不可末。其中,瑞典籍美国气象学家罗斯贝,是用自己的研究经历连接两次重要创新过程的不多的学者之一。如果说皮叶克尼斯大胆地将气象问题归结为物理和数学问题,使气象学家开拓了眼界,知道应该到哪里和以什么态度去寻找气象预报问题的答案,而冯诺依曼和切尼则漂亮地用数值模式彻底地将大气科学理论和气象预报问题合二为一,让预报员认识到依据科学理论可以得到客观和准确的天气预报方法,那么,罗斯贝在动力气象学领域创造性的工作则清楚地揭示了大气运动的共性和个性,铺垫了使两次突破完美结合到一起的路径。;
;闭合运动方程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初值条件;2. 上边界条件;
为什么要进行尺度分析和简化基本方程组; 从物理的角度看
大气中存在各种不同尺度的运动,虽然各种尺度运动满足同一个方程组,但是不同尺度的运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过程、特点,决定运动基本性质的主要物理因子不一样。
当研究某一特定尺度运动时,只有抓住决定该尺度运动性质的主要因子,忽略那些次要因子,才能把握住运动的物理本质和基本性质。
;混沌之父--洛伦兹;1967年出版的《大气环流的性质和理论》一书,精辟地阐述了大气环流研究工作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展望。还著有《动力学方程的最大简化》、《振荡力学》、《大气环流的低阶模式》、《用大的数值模式进行大气可预测性试验》等 ,
1991年,洛伦兹获得京都基础科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评价是,他对“确定性混沌”的发现,影响了基础科学的众多领域,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上,引发了自牛顿以来最大的变化。然而,洛伦兹并没有将可预言性让位于纯粹的随机性,而是在天气模型中看到了比随机性更多的东西,即随机性后面的有序性。在之后的研究中,他用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去寻找看似没有规律的复杂系统的规律。洛伦茨16日因癌症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蝴蝶效应;这一天,洛伦兹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第三章 大气运动坐标系与方程组;1、位势和位势高度
2、P和Z坐标转换关系
3、P坐标系的连续方程
4、P坐标系的运动方程
5、P坐标系的的热力学能量方程
6、P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p”坐标系-1;“p”坐标系-2;“p”坐标系-3;“p”坐标系-“z”坐标系;
;1. 位势、位势米、位势高度;;
;
;等位势面是水平面,因为气块在等位势面上移动时,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也就是说等位势面处处与与重力相垂直,所以等位势面是水平面。
等位势面与等高面不重合或不平行,因为重力是纬度和高度的函数,在不同纬度上物体改变相同的高度位势的增量不同,所以等位势面与等高面不重合或不平行。
严格地讲等高面不是水平面。;2. P坐标系与Z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同理:;
;水平运动方程;上升,W0,ω0
下沉,W0,ω0;P坐标系的连续方程和热力学方程;;P系的优越性
①.不用观测空气的密度,密度的影响隐含在等压面位势变化之中。
②.Z系中方程显得复杂,而P系中方程简单。连续方程具有较简单的形式
③.为了满足分析等压面的需要,因为实际工作中不分析等高面而分析等压面。可以直接用等压面上分析的资料进行计算。
④ .由于引进了静力???衡近似,方程组中已滤去了对天气变化不起什么作用的沿铅直方向传播的声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