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1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 连续式操作 概念:培养液一起装入发酵罐,接种后培养过程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同时取出包括培养液和菌体在内的发酵液,直至发酵结束。 特点:恒定状态的发酵,发酵罐内体积及其物系的组成将不随时间而变。培养基连续稳定流加;产物连续稳定收获;提高菌体密度;自动化。 缺点:时间长,杂菌污染、突变机会增多。 E 灌流(注)式操作 概念:培养液与菌体一起装入发酵罐,菌体培养过程中,不断补充新培养基,取出部分条件培养基,菌体仍然滞留罐内。 特点:除去有毒害的代谢物,补充营养物质。 10.7 发酵培养工艺控制 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取决于: 生产菌种性能与合适的环境条件 发酵过程各种参数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关键在于过程检测与控制 检测仪器与主要参数 原位传感器:pH,溶氧,温度,压力 在线仪器:尾气分析仪 离线仪器:基质、产物浓度 生物学参数:菌体浓度,形态,杂菌 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搅拌,粘度 化学参数:基质浓度,pH,溶解氧,尾气,补料,消泡 1 生物学检测主要的参数与控制 (1)细胞形态 镜检: 显微镜检测,染色,光学、荧光,电镜 应用:是否污染,发酵过程状态,菌种的真实性。 (2)菌体浓度概念:单位体积发酵培养液内菌体细胞的含量。 应用:决定适宜补料量、供氧量等,以得到最佳生产水平。 (3)临界菌体浓度控制概念: 摄氧速率与氧传递速率平衡时的菌体浓度 菌体浓度超过此浓度,抗生素的生产速率会迅速下降。 菌体遗传特性与发酵罐氧传质特性的综合反映。 2 物理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1)温度的检测与控制 发酵温度概念:发酵中的所维持温度在生长和生产的最适温度范围内 测定:热电阻等热敏原件测定,温度计上读出。 发酵热(fermentation heat):产生热与散失热之差 产生热:生物热和搅拌热 散失热:蒸发热、显热和辐射热。 Q发酵=Q生物+Q搅伴-Q蒸发-Q显-Q辐射 (2)压力的检测与控制 概念:罐体内的压力,由压力表读出。 罐压的影响:维持正压,防止污染;CO2和O2的溶解度 不同生物对压力耐受不同 控制:进或出口阀门,进入或排出气体或空气流量 维持工艺所需压力:0.02-0.05 MPa (3)搅拌的检测与控制 搅拌的影响: 气体的传递速度和发酵液的混合均匀程度 搅拌指标: 搅拌转速和搅拌功率。 搅拌控制策略: 发酵中不同阶段对氧需求进行调节。 3 化学参数的检测与控制 基质浓度 pH 溶解氧 尾气 (1)基质浓度:发酵液中糖、氮、磷等发酵液中营养物质的浓度 (2)pH检测与控制:发酵中pH的变化是酸和碱综合表现。 酸的来源: 糖类原料中的酸性杂质; 糖在高温灭菌中氧化或反应生成酸; 糖被代谢生成有机酸,分泌到培养液。 碱的来源: 水解酪蛋白和酵母粉等作为碳源利用。 控制pH策略 分阶段控制:生长最适pH和产物最适pH。 缓冲液控制:碳酸钙和磷酸盐缓冲液。 补加酸或碱进行控制: 补料方式控制:流加糖率来控制pH。 (3)溶解氧概念:溶于培养液中的氧含量 表示:绝对含量,饱和氧浓度的百分数。 检测:在线溶氧电极。 控制策略:供应量和需要量二个方面考虑使之需氧不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 (4)其他工艺条件 改变培养基粘度 液化培养基 中间补水 添加表面活性剂等 间接策略:控制菌体浓度 4 泡沫foam的检测与控制 概念: 气体分散在少量液体中,气体与液体之间被一层液膜隔开就形成了泡沫。 液面上的泡沫,气相所占比例大,与液体有明显界限。 流态泡沫,分散于发酵液内部,比较稳定,与液体之间无明显界限。 (1)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发泡物质:蛋白质类、糖类,黄豆饼粉,代谢产物。 快速搅拌、灭菌体积太大或不彻底。 发泡影响:减少装料量,降低氧传递。 逃液,增加了污染,甚至无法搅拌。 菌体呼吸受阻,代谢异常或自溶 (2)泡沫控制 培养基调整与工艺控制; 少加或缓加起沫基质; 改变发酵条件,如pH、升高温度、减少通气、降低搅拌速率; 改变发酵工艺,如分批投料。 机械消沫mechanical defoaming 机械强烈震动或压力变化使泡沫破裂。 罐内消沫桨转动打破泡沫 泡沫引出罐外,通过喷嘴加速力或离心力消除泡沫。 消沫转子上添加消沫剂,能增强消沫效果。 优点:节省原料,污染机会低,但效果不理想。 化学消沫 用消沫剂(defoamingagent)消沫 机理:加入消沫剂,降低了泡沫的液膜强度和表面黏度,使泡沫破裂。 种类: 天然油脂类:动植物油脂 高碳醇脂肪酸和酯类:十八醇,聚乙二醇。 聚醚类: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泡敌 硅酮类:不容于水,10%乳液。 消沫剂的使用 取决于在发酵液中扩散能力。 与惰性载体、乳化剂或分散剂并用 消沫剂之间联合使用,也能互补增效。 消沫剂的添加会影响发酵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要注意其不良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