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诞辰100周年书法艺术研讨会纪要.docVIP

舒同诞辰100周年书法艺术研讨会纪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同诞辰100周年书法艺术研讨会纪要           主持人:张旭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 副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纪念舒同百年诞辰纪念会非常重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搞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纪念活动,国务院的领导、中央的领导分别写了信,发了贺电,中宣部的领导,包括国务委员陈至立,包括我们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我们中国书协的主席张海先生,还有书法家代表刘艺等同志都做了重要的讲话和发言。应该说已经把纪念舒同诞辰100 周年的活动推向一个高潮,下午,我们举办的这个研讨会是我们这个纪念活动的延续,参加我们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书协在京的书法家、有舒同的亲属,舒同书法研究会的领导同志,还有中国书协机关的同志,我想这次研讨会的人气还是很旺。下面我把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中国书协的同志介绍给大家,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陈洪武;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主任白煦同志;白煦同志在这里边和舒同及家人最熟悉,书协研究部的刘恒,中国书协理事张继、中国书协书法通讯报的袁伟民,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周志高先生,中国书画报的书法编辑杨续,书法杂志的主编余立中先生,中国艺术报记者康伟,中国书法报的姜铁林先生。 舒同书法研究会会长、舒同四子舒安介绍了舒同的家属及舒同书法研究会的同志后,张旭光同志宣布:发言开始,大家可以发表自己对舒同革命方面、工作方面、人生经历方面的事,尽可能的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舒同先生。 白煦(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我和舒同的家属、舒安、均均、关关及他们家人都很熟,当时在程家花园那时候我们经常在舒老的家里开中国书协的筹备会,每次筹备会都是舒老主持的,当时国内外要求成立中国书协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务院中宣部经过慎重选择决定,书法界的这杆大旗非舒老莫属,只有舒同能担此重任。上午座谈会中央领导对舒老的翰墨艺术生涯做了很精彩的概括,对舒体书法我缺乏深入的专门的去研究,只能谈一些很粗浅的感受。舒老书法的起手是颜真卿、何绍基各种书体都写,在80年代中国书法代表团去日本的时候,在笔会上舒老当着日本许多大书法家的面,在中日名家云集的地方,用5种书体写了一首诗,我觉得非常了不起,证明了他深厚的功底。当时,全国学习书法的热潮很高,许多群众自发的学习舒体,那时又没有像今天有关关、舒安他们成立的舒同书法研究会,群众只能自学舒体,我后来不定期陆续收藏了几幅舒老的书法,我感到他有颜真卿的博大宽厚,厚重的那么一种风格,在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谈到了舒老的为人,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到,第一次和他见面,我心想一个声名显赫的大领导大书法家可能会很威严,但见面以后,我觉得如沐春风、他非常和蔼可亲,容易亲近,他对他周围的人、学生也好、警卫员、秘书也好一点都没有一个大领导的架子,这一点我很感动。联想到他的书法作品真是书如其人,他温和、大气的人格魅力融入到了他的笔墨当中。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时代都需要这种大气磅礴的精神,所以研究舒同的书法艺术要寻根溯源,而不能限于作品表面的风格特点。 舒安:小时候和我父亲在一块也没有觉得父亲是个很特别的人,那时候感觉到他很温和,很平常、也感觉不出威严和特殊的地方,跟人相处,是比较温文而雅,而且是个只知道努力工作的人。以前在上海时,因为日以继夜地工作,经常头疼,那时候据我妈妈石澜说他战争年代一天只睡3—4个小时,后来到上海后,医生就说一个人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他非常吃惊。因为他长期以来,一直是睡眠比较少,一直不断地在工作。从那时候开始,才比较注重身体休养呀什么的,我记得那时候,他经常头疼,我那时很小,但我脑袋长的比较大,他就老跟我顶头,顶顶头,他的头疼就能好一点。后来到了山东以后,老是有很多人到他这来开会,我的印象是父亲在工作之余连说话的力气都不太有,不太说话,吃饭时也不说话。写字呢,我就感觉对父亲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享受。因为他喜欢写字,可是没有时间写字。那时候经常有人请他写字,到山东以后,请他写字的人很多,秘书给他录出来,给什 么人写,写什么内容。然后录的比较多了,就抽出时间来写。一般是星期天,有时叫我们去研墨。那时没有很好的墨汁,写字都是研墨。我们那时最怕他写字,磨墨一磨就是好几个小时,觉得很枯燥。他写起字来非常的认真投入,甚至有时会写的满头大汗,但他却非常高兴,我们都说你写得累不累,他说不累,他挺高兴似的。我觉得当时对他来讲,写字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这个给我印象很深。对父亲的个性与书法艺术,我也有一个认识过程。最初看他的字看得多,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而且觉得他的字不那么“帅”。而更喜欢米芾那样笔锋多变的书法。甚至觉得父亲的为人也太“温”,缺少些“大夫气概”。真正对父亲的为人性格及书法艺术有深入了解是“文革”风雨之后,与他一道经历了“相濡以沫”的岁月,体味到他外柔内刚的个性,也渐渐悟出他书法的魅力。后来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