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肛肠痔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痔 概述 定义: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肛管及肛门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或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 祖国医学所述的痔的概念与现代所述的痔的概念不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痔概念:痔者,峙也,即高突的意思。《医学纲目》云:“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出为痔。在人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曰痔,不独生于肛门边也。……生于耳者,为耳痔,发于鼻者,为鼻痔。”可知,痔为空窍赘生物的总称(现已不使用)。 狭义的痔概念:泛指肛肠疾病。 《说文解字》:“痔,后病也”。 《内经》:“因而饱食,经脉横解,肠澼为痔。” 《外科大成》:“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流注肛门而成此痔矣”。 概述 美国学者称痔为Hemorrhoids,来源希腊,出血之意。英国学者称痔为 Piles,突出之意(拉丁Pile—外突的包块、球、柱) 概述 痔是肛垫支持组织变性的结果。痔是肛垫移位的临床表现和后果。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2000年中华外科学会肛肠学组《痔的诊治标准》(试行)。 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处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或)异常移位。——2003年中华外科学会肛肠学组《痔的诊治标准》(暂行)。 概述 发病率:痔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俗语云:“十人九痔”。 据75-77年全国普查结果是“十人六痔”(上述狭义的痔),实际痔的发病中为46.3%, 任何年龄均可见,20-40岁多见。 内 痔 定义:是指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概述 临床特点:是诸痔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多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即截石位3、7、11点)常称母痔区,在其余部位发生的痔,则称为子痔。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痔的发生不单是由于局部原因,还与全身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可归纳如下: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酒色过度,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所致。 久泻久痢,久坐、久立、久忍大便、妇女妊娠而引起阴阳不和,关格壅塞,经脉流溢,渗漏肠间,以致冲发为痔。 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冲肛门所致。 内伤七情,热毒蕴积气血壅滞下坠,经络不通,而瘀滞结聚于肛门,以致冲突为痔。 病因病机 《外科正宗·痔疮论》:“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缚;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运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或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形成痔的原因很多,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世界上较流行的三种学说有: 静脉曲张学说 血管增生学说 肛门衬垫下移学说(粘膜滑动学说) 静脉曲张学说: 该学说认为:痔的基本病理改变是不连续的静脉扩张,由于种种原因 重力 钮扣孔 超限度腹压升高等 导致了静脉压增高,从而影响肛门直肠静脉回流,静脉丛淤血,扩张而成痔。或因排便使静脉壁反复受到损伤,进而静脉壁发炎,失去了弹性,静脉丛瘀血曲张而成痔。 静脉曲张学说: 但有的学者对该学说提出了疑问: 门脉高压的病人发病率并不比正常人高。 从初生婴儿到健康成人痔静脉丛的静脉扩张现象都是恒定存在着的,并认为此处的扩张静脉是正常结构。 血管增生学说 起源于17世纪。 认为直肠下端粘膜有直肠海绵体,正常有协助关闭肛门作用,增生则为痔,认为痔的本质是血管增生造成的血管瘤。 该学说认为肛管粘膜下层有与勃起组织(海绵体组织)相似的组织增生,它是由肛管直肠下端粘膜下层内的丰富动、静脉交通枝(窦状静脉)及平滑肌、弹力纤维结缔组织联合组成,有勃起的特征,因此,称为海绵状组织或称直肠海绵体。窦状静脉管壁胶质纤维多,肌层发育不良,容易瘀血。痔就是由这种组织瘀血、增生、肥大所形成(该组织青春期后才发育,故儿童无内痔)。 肛门衬垫下移学说 又称为粘膜滑动学说:痔本质为下移肛垫衬垫组织。 通常所说的痔区,存在着肛门衬垫组织。由于不恰当的排便,使之不断向下滑动,充血而发生痔。 50年来新提出的学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并用之指导临床治疗。 肛门衬垫下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直肠下端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处,有三块增厚的内衬组织(衬垫样包块)。 经解剖学证实,衬垫是由直肠静脉丛(窦状静脉)、平滑肌[ Treitz肌(屈氏)],胶元和弹力,结缔组织纤维所组成。为不均匀的网状结构。 肛门衬垫下移学说 从大体解剖上看,它是一层厚的粘膜下组织,这种分叶状的肛门衬垫,是使肛管粘膜适应肠腔大小变化的理想装置,它对协助关闭肛门和维持肛门自制起重要作用。 据统计,痔切除后,肛门自制功能可受到一定影响。当过度用力排便或不规则排便时,特别是当粪块干燥、粗大、排出时推压衬垫向下移位,引起充血,如此反复,Trei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