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经济心理学作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 科 目: 经济心理学 教 师: 潘孝富 姓 学 号: 专 业: 上课时间: 2013 年 9月至2013 年 11月 考 生 成 绩: 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 课程综合成绩 阅卷评语: 阅卷教师 (签名)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后悔理论 【生活中的经济心理】 假设有两位股民,一位将他买的B公司的股票换成了A公司的,结果,现在B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涨,他发现如果当初继续持有这些股票,就能赚得1200元;另一位股民,他一开始买的就是A公司的股票,虽然曾经打算换成B公司的,但是终究没有付诸实施,同样,他也很后悔,因为如果当初换股,现在就能赚得1200元。 虽然故事的经过不同,但他俩都损失了假想中的1200元,现在,又同样陷入了自责和后悔中。问题是,你觉得他俩哪个更后悔呢? 【奇妙的经济心理】 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及其长期合作伙伴阿莫斯·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在1982年进行的一项经济心理学研究(2002年,卡尼曼凭借在经济心理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当时的测试中,92%的受试者认为前者更后悔。研究者推测说,这是因为想象前者没有换股继续持有,比想象后者换了股更容易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关于后悔研究的经典实验1986年,卡尼曼提出了“作为效应”来描述这一现象,并用标准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标准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不作为”是正常态,而“作为”是反常的,因此,想象继续维持“不作为”的状态要较为容易,如果“作为”了但依然引起负面的结果,就会激起更为强烈的后悔情绪。 以决策时一定要慎重,首先要防止出现不良问题。李明经过一番看楼比较,目标最终锁定在两套房上,其特征分别如下: 而张玮则看上了另外两个楼盘的两套房(C房和D房)。碰巧的是,C房和D房的区别与共同点,同李明遇到的A和B房子是一样的情况:C楼盘由名牌开发商所建,但建筑外观普通:D楼盘房子由新开发商所建,但建筑形象具有美感。 李明尽管对B房十分心动,但考虑到买房是人生大事,万一出现问题或缺陷则损失巨大。所以,首先要防止买房出现不良问题或缺陷,还是买名牌开发商的房有保障,因此选择了A房。与此同时,张玮看到D房子之后实在是感觉很喜欢,而看着C房的确感觉很乏味,在情感的主导之下,他最终选择了美观的D房。 不幸的是,这两个难兄难弟买房后都遇到了头痛的防水质量问题。本来,李明的A楼盘出现漏水问题的比例很低,但李明偏遇上了。而张玮的D楼盘,则有很多房子遇到渗漏问题,包括张玮的那套。他们的遭遇十分相似:都是刚搬进去,就发现房子的外墙漏水,把木地板给泡坏了。然后都是经过一番投诉、鉴定等等,开发商道歉、赔款,并派人维修。但前后修了好多次,都没有彻底把防水修好。每次维修,他们都同样地要请假回家看着工人施工,乒乒乓乓把墙面凿开,房子里弄得像个工地;而每次下暴雨,也都搞得提心吊胆,使得李明和张玮都十分郁闷。 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如下表所示: 【案例二】谁更后悔? 【情境】两位乘客都迟到了40分钟到达机场,结果,钮恩被告知,他的航班早就准时起飞了,而托马斯则得知,他的那班飞机延迟了35分钟起飞,也就是恰恰在5分钟前离开。很显然,结果他们俩个肯定都十分懊恼,但是后悔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托马斯店肯定比钮恩后悔的多,为什么? 【点评】 我们可以用“时间参数”来解释这一现象,因为托马斯很容易想象这样的一幅场景:他只需要早赶上5分钟就好了;而对于钮恩来说,则需要想象40分钟的时间,这可要难多了。这说明后悔也和其他许多心理过程(如记忆)那样具有时间性,短、长期分别服从不同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的后悔。 【知识小结与思考】 【知识小结】 从以上几个实验我们能够了解到后悔是由很多的因素引起的,它包括很多的内容,首先有“做”与“不做” 效应,做这件事比不做这件事会让你感到更大更深的后悔,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自己长期坚持的选择,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投入了很大的期望,如果失败就会使得自己后悔莫及。其次,还有因情感放大和选择多样引起的后悔。 后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情绪,它总是伴随在某个事件或者情绪之后出现,人们或者因为点点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