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讲义 南京大学商学院 耿 强 gengqnju@ 经济增长 一般认识 增长的核算 增长的经典理论 一般认识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人均收入的巨大差异—尼日利亚97年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7%。 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差异 经济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 一国在世界人均收入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并非不变。阿根廷,19世纪末(最富之一)1990(美国1/3) 各国经济增长比较(1820-1992) 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直接原因。 例如,从纵向时间角度看,现实发展水平与历史增长绩效存在联系,今天的国际差异是历史时期增长水平差异的结果。下表显示了过去一百年不同国家和地区长期增长率差别:穷国与富国经济水平在100多年前的差距较小,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长期历史中经济增长率较高,而低收入国家增长率较低,结果导致现阶段的更大差距。因而,现实是历史的展开和结果。 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长期增长的“70”规则 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70规则”。 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也就是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复利式增长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导致极为惊人的结果。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大体为5-6%,如果能够长期保持5%年增长率,用“70规则”计算,年均增长5%的变量将在大约14年内翻一番,在一百年间翻7番以上。 经济发展的追赶(Catch up) 现代经济增长的比较 经济增长的三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外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怎样理解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绩 25年以前,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额仅仅是美国的1/6。 今天,中国的GDP总值是美国的2/3。 中国经济的前景展望 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2040年人均GDP水平达到美国的一半? 在1978-200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个记录在世界经济中是罕见的。经过25年增长,中国的GDP已经升到了2003年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按照美元换算,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在过去25年约为每年6-7%,低 于GDP总量的增长差不多2个百分点。按现有汇率计算,人均GDP水平从1978年不足100美元提高到超过1000美元的水平 按照“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曾估计,中国2000年的GDP 超过了5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的一半,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按此来计算,那么中国当前人均国民收入实际约为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1/6或者16%,而不是按当前汇率计算的3%。但即使如此,只相当于日本上世纪40年代末、韩国70年代初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的份额。 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日本和其他少数发达经济的时间要比在人均国民收入上快得多。按照汇率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保守估计,中国的GDP将在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12年超过德国。 如果依照“ 购买力平价”来重新估计,那么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最发达经济的时间还会大大缩 短。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劳伦斯·萨莫斯博士(现任哈佛大学校长 )在1993年就预测说,如果中美两国各自维持过去14年的增长趋势或者说保持 两国增长速度的“差”不变的话,那么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经济体。 在人均GDP方面,即使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与发达经济之间也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一个简单的推测是,假设美国从现在起每年保持人均GDP2%的增长率,而中国保持人均GDP6%的增长率,那么要在2040年以后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才可能达到美国的一半。 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最近研究,从经济起飞到实现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韩国和中国台湾花了差不多35年的时间,而日本则仅仅用去了17年。 中国经济还可以再高速增长35年吗? 东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高速增长的记录表明的不是中国在缩小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上赶得多么快,而是多么慢。东亚的赶超型经济体在他们的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国人均收入的50%之前是很容易保持高速增长的。 —Martin Wolf《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如何持续高增长? 工业化 城市化 老龄化 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地理条件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对外开放 技术进步 制度环境 文化背景 经济发展因素:自然地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