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 单增李斯特菌的特点 引起食物中毒的新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中毒机制 “如果说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场战争,那么毫无问题,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我们的头一号敌人。”——陈君石 壹 贰 叁 食物中毒 李斯特菌 阪崎肠杆菌 1.1食物中毒的概念 定义: 国家标准(GB14538)中界定了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一.食品中毒 1.2 2013年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 1.3 微生物引起的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案例中,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当人食用了含有大量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的食物后,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多见于细菌和真菌等病原菌。 1.4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类型 中毒机理及症状 常见细菌 感染型 食用的食物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进入人体后大量生产繁殖,然后引起中毒,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多见。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病原性大肠杆菌等。 毒素型 细菌先在食物内生长繁殖,然后产生毒素,食用后引起食物中毒。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中毒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氏菌A群Ⅰ型及部分Ⅱ型 1.5 引起中毒毒素的类型 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 引起中毒类型 外毒素(革兰氏阳性菌) 2.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1 2 3 4 5 2.1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简介: 李斯特氏菌是一种格兰氏阳性菌,形状为圆尾带柱,它是一种非芽孢兼性厌氧菌。 单增李斯特菌: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 生长环境: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在土壤中它是一种腐生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 感染症状:增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它也号称冰箱杀手 : 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李斯特菌 2.2菌株 绵羊李斯特菌 L.ivanovii 格氏李斯特菌 L.grayi 西尔李斯特菌 L.seeligeri 英诺克李斯特菌 L.innocua 默氏李斯特菌 L.murrayi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monocy togenes 威尔斯李斯特菌 L.welshimei 第一PPT模板网 /tubiao/ 1 3 2 4 大体特点 1.分布广 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3.适应范围大 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 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 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等。 2.4引起的食物中毒机制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上升趋势 。 2.5 致病机理 经胃肠道感染 进入宿主细胞 单核吞噬泡 进入宿主细胞胞浆 增殖 极向运动 形成双膜结构并逃逸二级吞噬体 内化 被包裹 逃逸吞噬 吸收宿主细胞营养 聚集、激活肌动蛋白 细胞间传播 如何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在一般热加工处理中能存活,热处理已杀灭了竞争性细菌群,是单增李斯特菌在没有竞争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存活,所以在食品加工中,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 由于丹增李斯特菌在4℃下仍然能生长繁殖,所以未加热的冰箱食品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危险。冰箱食品需要加热后再食用。 2.6 我们的思考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常呈V字型排列,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广泛存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建筑垃圾处理及清运方案.docx VIP
- (2024)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讲义.ppt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恰当的消费.docx VIP
- 个人生涯发展报告.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动员主题班会(共24张ppt).pptx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