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基础第三章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着火(自燃和引燃)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王维强 五、强制点火 · 利用外部能量(电火花、电热能、炽热体)使可燃混合剂局部地方急速加热,形成火焰核,使火焰具有连续传播的能力。 · 点火成功-点火后,初始引发的火焰核,具有连续传播火焰的能力(否则传播半途熄火)。 1. 炽热球体引燃的概念(引发和传播) 设一炽热球体(温度为TW),位于无限大充满可燃混合气(温度为T0)的空间中。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五、强制点火 2. 燃烧速度 对于一定燃料, 。故 (适合层流火焰)。 3)影响因素 对二级反应 五、强制点火 火焰引燃 设火焰为片状结构,温度为 ,厚度为2a。引燃无穷大空间温度为T0的可燃混合气。忽略对流项。研究火焰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焓值 导热量 发热量 ·用消耗本身的能量来加热边缘处的可燃气。 对边界条件: 火焰内 可求出 的数值解。 结论:片状引燃火焰温度T,随t 而下降。 ·由于片状引燃火焰向两侧引燃, 火焰厚度 片状引燃火焰的临界厚度ac及其影响因素 《燃烧理论基础》课件 主要内容 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着火条件 自燃的着火延迟(滞燃,诱导期) Semenov自燃理论 强制点火 电火花点火(用于预混和气的引燃) 自燃与引燃-自身演变,外界引发。 先决条件,可燃混合气的制备。 着火和熄火均受化学动力学控制。凡有利于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着火成功率就高;反之熄火快。 不同的燃烧过程受控于不同的物理或化学过程。进行得最慢的环节将决定燃烧速度,它对燃烧过程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由扩散、流动、传热及其他物理过程决定燃烧过程速度的燃烧为扩散控制燃烧,物理因素起主要的控制作用。例如油滴、喷雾燃烧,未作预混合的气体射流燃烧,蜡烛、碳球的燃烧等均属此类。 汽油机、煤气机、喷灯等预混合气有火焰传播的燃烧则同时受化学动力学及扩散的控制。 着火与混合气的压力、温度、浓度、壁面的散热率、(点火能量)气流运动有关。 一、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燃烧反应速度主要与反应气体混合剂的温度及初始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的浓度有关。 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常用Arrhenius 指数项 或简单的指数 的关系式表示。 简单反应或热反应 :反应速度只受初始反应物浓度影响的反应 复杂反应或自催化反应 :反应速度受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浓度影响的反应 研究链反应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保持体系在反应时的恒定以消除热反应对反应发展的影响,其反应速度式则是以初始反应、中间反应及最终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反应机构”来分析,并且是经实验验证决定的。 一、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绝热火焰 设有体积为V,表面积为S,壁温TW的容器。 发热 = 内能 + 散热 绝热情况(对组分A研究) 当t=0时,T=T0,CA=CA0,视 积分 即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所释放的反应热(等于反应速度与燃烧热的乘积) 一、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绝热火焰 结论:·浓度衰减到0时,温度为绝热温度(定值)。 ·容器内混合物的温升正比于反应物浓度的衰减。 即 or ∴ 控制方程 一、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绝热火焰 改写成Arrhenius方程形式 一、燃烧反应过程中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绝热火焰 ·即温度以指数关系影响反应速度(a-b,急速反应过程)。 ·随反应物耗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