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方天灸疗法与应用 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毛进军 2013-07-06 体质调查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识与分类研究》课题,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华东、华北、华南、西南9家合作单位的体检人员(共 8627 人)进行了亚健康状态辨识、体质辨识及其它相关因素的调查,已经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体质调查研究 经研究显示人群中阳虚质在偏颇体质类型中发生率较高,其伴随的不适症状亦令人困扰不已,因此,如何通过调养,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冬病夏治”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平衡观点,治未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正气学说观点及天人相应的观点为基础,对冬季易发疾病或冬季症状加重的疾病以及虚性体质,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祛寒的治疗手段,扶正祛寒,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趋于阴平阳秘,缓解或控制疾病发作。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清代医家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人身阴阳体用论》中指出:“夫医为性命所系,治病之要 ,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察之之道,审其形、色、气、脉而已”。 中医学强调辨体论治、辨证论治,冬病夏治适合虚寒证、阳虚质之人。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从生活方式看养阳的重要性 古人认为生活调摄不慎导致阳气耗损: “凡寒病之由于外者,或由风寒以伤形,或由生冷以伤脏;其由于内者,或由劳欲以败阳,或由禀赋之气弱;盖阳虚之候,多得之愁忧思虑以伤神,或劳役不节以伤力,或色欲过度而气随精去,或素禀元阳不足而寒凉致伤等,病皆阳气受损之所由也。” (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 “今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至秋冬多息疟泄,以阴胜之为病也。”(张景岳·《 《类经》) 三伏天天灸理论依据 “天人相应” “春夏养阳”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 中医学受阴阳五行为构架、“天人合一” 思想的深刻影响,而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应”的原理,在《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人体之生气与自然界之生机同步,这是古人在养生之道中获知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之理。 阴阳变化是自然界四季气候更替、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源。天人合一,人体之阴阳亦如此循环无端,此消彼长,互相根本。冬病夏治乃顺阴阳之变化。 三伏天,伏者,言金之降气,地面之阳气降伏入于土内,此时人之阳亦盛于表,肌腠疏松,吸取自然下降之阳气,即可补阳而祛寒,从而达到顺气养生、顺势而治的目的。 天灸疗法历史沿革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记载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蚖……以蓟印其颠。”是指用芥子泥敷百会穴使局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 ◎《神农本草经》记载:“斑蝥,主恶疮,以其末和醋,涂布于痈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出。” 天灸疗法历史沿革 ◎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宗懔(约500——约563)《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古代旧俗以朱水点额或身以去病灾,谓天灸。 ◎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编纂《说郛》卷三二引《潜居录》:“八月朔,以碗盛取树叶露,研辰砂,以牙筯染点身上,百病俱消,谓之天灸。”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露水,八月朔日收取,摩墨点太阳穴,止头痛;点膏肓穴,治劳瘵,谓之天灸” ◎李时珍《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历史沿革 ◎清代外治名医吴师机是一位专擅膏药疗法且卓有成就的医生。其著作《理瀹骈文》对天灸疗法做了精辟的论述: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膏中用药味,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拨病外出之品为引。” “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 天灸疗法历史沿革 ◎天灸治疗哮喘最早见于清代医家张璐著《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匀涂肺俞、膏盲、百劳等穴。涂后麻木疼痛,切勿便去,侯三柱香,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 天灸的概念 天灸,是中医灸疗法中非火热灸的一种,又名“自灸”,“冷灸”,也称 “中药贴敷”,“药物发泡”,“敷贴发泡”。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外治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1-03 保育师 人社厅发[2021]92号.docx
- 教师电子教案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个人信用报告征信简版电子版PDF版2024年2月最新版带水印可编辑.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潜力与投资报告.docx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 高分子材料概述课件幻灯片课件.ppt VIP
- 财务报表基础知培训.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VIP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68-2023.docx VIP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