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路引领 分析图示→确定两地气候类型→判断两地降水和气温特点→结合设问在调用知识的前提下分析→得出结论。 误区警示 解答该题组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对两气候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不准,甚至不会判读。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调用知识不充分也是造成失误的原因。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思 维 升 华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是考查气候的主要图示之一,既可单独命题,又可结合区域进行考查,形式变化多样。在进行解读分析时,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突破: 首先,确定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内容及二者的对应关系(一般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分别表示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大小),并能分析、描述出不同季节的雨热状况。一般柱状图表示降水量,曲线表示气温。但也会有特例,要引起重视,细心审题。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其次,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1)读数值:气温变化曲线图中主要看气温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降水柱状图中主要看降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值大小及其所在的月份。 (2)析变化:根据曲线的斜率大小判读出季节变化幅度大小,常用气温的年较差来表示,如北京年较差较大;结合柱状图的高低特点分析出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如北京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3)找原因: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气温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分析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可主要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三,确定雨热的搭配情况,并能分析区域差异。 (1)可根据气温和降水高低值出现月份的特点,分析出雨热的配置情况,如雨热同期(如北京),雨热不同期(如罗马),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等。 (2)一般从数值大小、变化趋势两方面分析区域差异,并从各自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减弱 围湖造田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破坏植被 人为因素 入海口狭窄 入海口 纵向坡度小 河谷坡度 河道弯曲 河道曲直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水系 支流多少 水系状况 自然因素 影响 因素 特别提醒 我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其中尤以暴雨洪涝最严重,原因如下: (1)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2.洪水成因及治理分析模型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洪水治理分析模型: 图11-3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例2 [2012?北京海淀模拟] 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4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1)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湿润地区 D.外流区 (2)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 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类 [解析] (1)D (2)B 第(1)题,根据图中水灾多发地区的分布,结合选项中各区域的范围,只有D项能够和图中水灾多发区相符合。第(2)题,西北地区降水少,其水灾的发生应主要和全球变暖、春季雪灾增多有关;黄土高原水灾主要和该地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多发和围湖造田、降水多且降水时间长等有关;东北地区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对湿地过度开发,导致其蓄水能力减弱,水灾多发。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1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第七单元第讲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精要.ppt
-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精要.ppt
- 高考试题分析精要.ppt
- 高考数(人教A,理)课件(山东专供)第六章第三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精要.ppt
- 高考数二轮专题突破辅导与测试第部分专题一第四讲不等式选择填空题型课件文精要.ppt
- 高考四川试卷英语试题解析与点评【绵阳南山中】陈小雪精要.ppt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课时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课件精要.ppt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牛顿定律综合应用精要.ppt
- 高考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轮)政治:必修第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精要.ppt
-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精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