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 根据吸光度的加合性列出联立方程: A440 = A440Mn + A440Cr =?440Mn b cMn + ?440Cr b cCr A545 = A545Mn + A545Cr =?545Mn b cMn + ?545Cr b cCr 即 0.204 = 95.0 × 1 × cMn + 369.0 × 1 × cCr 0.860 = 2.35×103 × 1 ×cMn + 11.0 × 1 ×cCr 解得 cMn = 3.64×10-4 mol.L-1 cCr = 4.59×10-4 mol.L-1 * (一)双波长法 1. 等吸收波长法 A1 = A1A + A1B A2 = A2A + A2B ?A = A2 - A1 = (A2A - A1A) + (A2B - A1B) 由于A2B = A1B ?A = A2A - A1A = (E2A - E1A) c l * 2. 系数倍率法 该式表明,信号S只与被测组分的吸光度值有关。 用差分放大器可获得混和试样在波长?2和?1处的差示信号S * 3. 测定浑浊试样 在双波长法测定中,若将?2设在试样的吸收峰上, ?1设在试样无特征吸收的波长上,此时, ?1和?2的背景吸收应相等。用双波长法测得两处吸光度的差值即可消除背景吸收,进行定量分析。 * (二)导数分光光度法 优点: 1. 能够分辨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重叠或以很小波长差重叠的吸收峰 2. 能够分辨吸光度随波长急剧上升时所掩盖的弱吸收峰 3. 能够确认宽阔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分辨率随导数阶数的增加而增加,信噪比随着导数阶数的增加而减小。 * 定量分析 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A? = ??bc 可见n次求导后,吸光度值仍与吸收物的浓度成正比。 * 定量数据的测量 基线法 峰谷法 峰零法 * (三)褶合光谱法 1. 数值计算法存在的问题 2. 数学变换和数值计算的有机结合 (1)褶合光谱法的原理 * 化学计量学 化学计量学作为化学的分支学科,应用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工具与手段设计或选择最优化学测量方法,并通过解析化学量测数据最大限度地获取化学及其他相关信息。 * (2)褶合法的特点 信息量大 同时包容了导数光谱法和正交函数法 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 消除背景干扰 减小相关性,分析结果好 * 五、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 饱和碳氢化合物 ???* 2. 含助色团的饱和有机化合物 ???*、 n??* 3. 不饱和烃及共轭烯烃 ???*、???* 4. 羰基化合物 ???*、 n??*、???*和n??* 5. 苯及其衍生物 E1带、 E2带、 B带 6. 稠环和杂环 * 羧酸和酯上羰基 ???*和n??*跃迁 羧酸和酯上的羰基碳原子与-OH、-OR相连,结果使其比相应的醛、酮的???*跃迁吸收峰长,n??*跃迁吸收峰短(210nm左右)。 助色团上的n电子与羰基的?电子共轭,使?和?*轨道的能量提高, ?轨道的能量提高得更大些,而n轨道的能量未变,所以使???*跃迁能量减小, n??*跃迁能量增大。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220~800nm无吸收 饱和碳氢化合物、含助色团的饱和有机化合物、不含共轭体系、没有醛酮等基团。 210~250nm有吸收带 可能含有两个共轭基团。 260~300nm有强吸收带 可能含有3~5个共轭基团。 250~300nm有弱吸收带 可能有羰基存在。 250~300nm有中等强度吸收带,并含有振动结构,表示有苯环存在 化合物有颜色,共轭基团一般在5个以上。 1. 官能团的推断 * 2. 结构分析 例如,乙酰丙酮存在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 在极性溶剂水中,以酮式异构体为主,形成分子间氢键,?max为277nm; 在非极性溶剂己烷中,以烯醇式异构体为主,形成分子内氢键,?max为269nm。 * 3. 化合物骨架的推定 未知化合物与已知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一致时,可以认为两者具有同样的发色团,据此可以推断未知化合物的骨架。 维生素K1 2,3-二烷基-1,4-萘醌 ? Max 249nm (lg? 4.28) ? Max 260nm (lg? 4.26) ? Max 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功率单元串联式多电平电压.pdf VIP
- 供应室口腔器械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天天练”习题卡,含100份题组.pdf VIP
- 通桥(2021)4301-Ⅱ 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 圆端形实体桥墩(双线,直、曲线,0.05g<Ag≤0.1g).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pdf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版教材).docx
- 2025年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建筑图纸符号CAD大全(1).doc VIP
- [质量管理标准]GBT 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 服务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