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羰基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的,它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的三个σ键在同一平面上,键角120°,碳原子还余下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与σ键所在的平面垂直,相互交盖形成π键。因此C=O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但杂化轨道与其他原子成键后,如果成键原子不同,就可能导致夹角偏离120°。 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因此羰基的π键一旦形 成,即是极性的,电子云偏向氧。丙酮的偶极矩(μ) 为2.85 D。 亲核加成中的立体选择性(Cram规则) 酮与羟胺作用生成的酮肟在强酸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取代的 酰胺。这种由肟变为酰胺的重排,叫贝克曼(Backmann)重排。 反应历程: 特点:(1) 在不对称的酮肟中,处于羟基反位的基 团重排到氮上; (2) 如果转移基团含有手性碳原子,则该碳 原子的构型保持不变。 Backmann重排的一个应用实例: 主要反应 烯醇负离子性质分析 醛酮羰基a位的反应 a-碳和氧有亲核性或碱性 (1)定义 (2)反应机制 (3)羟醛缩合反应的分类 羟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 有?-H的醛或酮在酸或碱的作用下,缩合生 成?-羟基醛或?-羟基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Ba(OH)2 ? -H2O (1)定义: (2)反应机理 -H+ -H2O 酸催化下的反应机理 烯醇化 亲核加成 酸碱反应 H+ -H+ 碱催化下的反应机理 CH3CH=O -CH2CH=O -B: CH3CH=O -H2O CH3CH=CHCHO 常用的碱性催化剂有:KOH, C2H5ONa, (t-BuO)3Al . 催化剂用量应在0.5mol以上。 H2O 烯醇化 亲核加成 酸碱反应 讨 论 *1 在酸性及强碱性条件下易失水,一般的碱性条件,加热时失水。所以,如要制备?-羟基醛、 ?-羟基酮,通常采用弱碱性催化剂,温度较低的反应条件。 *2 烯醇负离子是一个两位负离子,在羟醛缩合反应中,主要是烯醇负离子的C-端去进攻。 *3 羟醛缩合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正向反应,而加热回流有利于逆向反应。 Meerwein-Ponndorf 还原反应 机理 逆反应为 Oppenauer 氧化反应 六员环过渡态 蒸馏除去 交换 醛酮被金属还原至醇或二醇 单分子还原 双分子还原 醛或酮 醇 邻二醇 ( 频哪醇, Pinacol) 酮 单分子还原机理 双分子还原机理 Clemmensen还原醛酮羰基至亚甲基 适用于对酸稳定的体系 合成上的应用举例 Clemmensen 还原 Friedel-Crafts反应 烷基苯 Wolff-Kishner还原酮羰基至亚甲基 黄鸣龙改良法(Huang-Minlon modification) 反应在封管中进行 适用于对碱稳定的体系 Wolff-Kishner还原机理(了解) 复习:通过缩硫酮间接还原羰基至亚甲基 缩硫酮 醛、酮的氧化反应 氧化剂 温和氧化剂: Ag(NH3)2OH(Tollens 试剂,银镜反应) Cu(OH)2/NaOH ( Fehling试剂) 应用: 醛类化合物的鉴定分析 制备羧酸类化合物 (优点:不氧化C=C) 醛的氧化 银 镜 红色沉淀 强氧化剂:KMnO4, K2CrO7, HNO3等 iii. O2(空气)(醛的自氧化) 自由基机理 加入抗氧化剂保存(如:对苯二酚) 酮的氧化 i. 强氧化剂(如:KMnO4, HNO3等)—— 氧化成羧酸 产物复杂,合成应用意义不大 对称环酮的氧化(制备二酸) 有合成意义 ii. 过氧酸氧化 —— 生成酯 ( Baeyer-Villiger反应) 常用过氧酸: Baeyer-Villiger反应 O 插入 Baeyer-Villiger氧化机理(解释“O”如何插入C-C健) 关键:R向缺电子 中心 的迁移 缺电子中心 复习:烷基向缺电子中心的迁移的一些例子: 向缺电子碳的重排,如: 碳正离子重排 Pinacol重排 向缺电子氮的重排 向缺电子氧的重排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 Beckmann重排 不对称酮的Baeyer-Villiger氧化 —— 不同基团的迁移问题 “O”插入取代基多的基团一边(取代基多的基团易迁移) 迁移能力: Baeyer-Villiger氧化在合成上应用 ——合成酯类化合物(特别是内酯) Cannizzaro 反应(歧化反应) 例: R = 无a-H的基团 (3o R 或 芳基) Cannizzaro 反应 Cannizzaro 反应机理 关键步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2∕T 2382-20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应急规范》.docx VIP
- 消防基层指挥员如何做好初战控火指挥.pptx
- EN IEC 63118-1-2024 用于汽车启动、照明、点火(SLI)应用和辅助用途的12V 锂离⼦⼆次电池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全套教学课件.pptx
- AutomotiveSPICE_V4.0_中文版(最新版).pdf VIP
- 工程机械焊接结构图.ppt VIP
- 2025年宜昌当阳市招聘工会协理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课件专题四教学课件.pptx VIP
- 财务报表分析(第6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双减课题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