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通论技术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间作 即在一块土地上有秩序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 物,其中以一种为主,其它为间作物。 4. 混作 是指在一块土地上无规则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作 物混合种植。 5. 套种 是指在一种作物生长期结束前,又种植另一作 物,前者收获后,后者很快长起来。 (二)园艺作物种植方法 问题1:果树的栽植时期、栽植方式和栽植技术? 问题2:蔬菜、花卉的种植应注意的问题? 露地蔬菜园 第五章 园艺植物栽培和管理 第一节 园艺作物栽培场地(园地) 规划与建设 果园 果 园 菜 园 各种园艺园 农业观光园 生态园 生态农庄 本章要点: 1)园地选择的要求 2)园地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3) 园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4) 园艺作物种植制度 一、园地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规模化建园应尽可能选择在最佳适生区,相对集中连 片发展。 2. 建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在建园前,必须做好6个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地形、地貌 2)气象资料 3)土壤资料 4)园艺资源调查资料: 详细了解本地园艺品种资源和引种试种情况,充分发挥品种优势,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5)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资料: 包括人口、土地、粮食生产、经济收入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 6)产品的销售市场: 当地市场、国内市场或国际市场,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销售对象、消费习惯及消费水平。 3、建园的可行性论证  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对园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规划的可行性,技术措施的科学性以及产生效益的可靠性等,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 园地规划与设计 一、土地利用规划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1.合理利用土地,减少非生产用地,做到地尽其力, 寸土必争,使土地达到最经济有效的利用。 2.根据建园的目的,对于土地的利用进行合理布局, 以便进行规模生产管理,适于机械作业,节省劳力。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量节省投资,并充分考虑发 展需要。 (二)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1. 掌握地形图、现状图、土壤状况及国家对该地区的长远 规划图,进行综合分析。 2. 按照建园的目的、规模、农业技术要求、生产管理要求 及自然情况(如水源、排水出路等)作综合的考虑研究, 确定保护地、露地栽培区和各项基本建设的布局,提出 几种规划方案,分析比较,选出最佳规划方案。 3. 实地考察,征求有关技术、业务部门的意见,现场讨论 研究。 4. 根据现场讨论意见进行修订,作出土地利用规划,报有 关领导部门审批。 二、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划分 (一)功能定位 园地或园区干什么? (二)功能区划分 如何实现预定的功能? 功能区划分 根据建园方的要求及园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各种植区、生产区、管理区、观光区和休闲娱乐区。 三、防护林规划 无论是果园,还是菜园、花圃都需要建立防护林。防护林具有给种植园提供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降低风速,调节温度,提高湿度,保持水土,防止风蚀,改善小气候条件等优点。 防护林所选用的树种应具备以下特性: 1)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生长迅速、枝叶繁茂; 2)乔木高但不一定很大,抗逆性强,尤其抗风力强; 3)与栽培的园艺植物无共同病虫害,容易间伐。 四、绿化规划 园区绿化规划应考虑项目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结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道路和水系绿化规划应与防护林带、经济林网和生态林建设相结合,整体上要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复合绿化体系。 1、道路绿化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景观绿地 (1)乔木类(乔木型) 香樟、杜英;乌桕、重阳木、水杉等; (2)灌木类(灌木型) 桂花、含笑、木芙蓉、碧桃、海棠等; (3)草花地被类 美人蕉、丰花月季、石竹等; (4)水生植物类 凤眼莲、半支莲等; (5)藤本类 紫藤、络石、常春藤等。 五、道路系统规划 1. 在规划设计种植园道路时应与小区,防护林,排灌系 统等统筹规划。 2. 无论是果园,还是菜园、花圃都必须合理规划建设道 路系统。种植园中良好而合理的道路系统,是现代化 的主要标志之一。 种植园道路系统规划的原则是: ①便于运输; ②便于机具通行; ③便于渠道和园艺作物栽培管理; ④尽量少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⑤运输道路应尽量与渠系平行。减少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