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无机化学8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重点 第一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与功能 第二节 生物膜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四节 离子载体 第五节 钙结合蛋白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因对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水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生物膜 水通道 列文虎克(1632.10.24-1723.08.26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 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1673年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了《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30年代,是细胞发现和细胞知识的积累阶段。 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细胞学说形成后,在显微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出现后,细胞学发展为细胞生物学。 从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愈来愈紧密,研究细胞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成为主要任务,基因调控、信号转导、肿瘤生物学、细胞分化和凋亡是当代的研究热点。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以糖脂和糖蛋白存在。 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动物细胞膜通常含等量的脂类和蛋白质。 质膜(plasma membrane)又称细胞膜。 内膜:形成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biomembrane):质膜和内膜的总称。 细胞外被:也叫糖萼,由质膜表面寡糖链形成。 膜骨架:质膜下起支撑作用的网络结构。 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表面。 胆固醇 存在真核细胞膜上,含量约膜脂的1/3,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 功能是提高膜的稳定性,调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脂质体 糖 脂 糖脂也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 糖脂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的单分子层中。 动物细胞膜所含的糖脂主要是脑苷脂。 膜蛋白 生物膜中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通常称为膜蛋白。 根据它们在膜上的定位情况,可以分为外周蛋白和内在蛋白。 膜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是生物膜实施功能的基本场所。 整合蛋白 1895年E. Overton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 1925年E. Gorter等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 1935年J. Danielli H. Davson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提出三明治模型(蛋白质-脂类-蛋白质)。 1957年JD. Robertson根据电镜观察提出单位膜模型。厚约7.5nm。 1972年S. J. Singer G. Nicolson 根据免疫荧光、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二、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组成。 膜脂分子的运动 ①侧向扩散运动;②旋转运动;③摆动运动 ④伸缩震荡运动;⑤翻转运动;⑥旋转异构化运动。 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胆固醇。 脂肪酸链的饱和度。 脂肪酸链的链长。 卵磷脂/鞘磷脂。 其他因素:温度、酸碱度、离子强度等。 膜的构造 保护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种元素占90%以上。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无机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除此之外,还有少量水和无机盐,其中Ca2+离子对调节膜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生物膜的转运功能 细胞或细胞器需要经常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细胞或细胞器通过生物膜,从膜外选择性地吸收所需要的养料,同时也要排出不需要的物质。 在各种物质跨膜转运过程中,细胞膜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 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 提供代谢能量。 简单扩散 非极性小分子如O2、CO2、N2透过脂双层。 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水、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速度较慢。 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高度不通透的。 离子、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白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入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转运。 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 小分子比大分子易透过。 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 极性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可透过人工脂双层。 人工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离子是高度不通透的。 促进运送:是离子在某些物质帮助下通过生物膜,它不服从扩散定律。 ①能在膜内活动,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