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公园规划设计概述 第一节 城市公园概论 1公园的概念 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3公园的类型 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1.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为供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观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 唐学山 园林设计 P180 2.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1)城市公园的文化、游憩功能 (2)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 (3)城市公园的景观功能 (4)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 (5)城市公园的防灾避险功能 3.城市公园的分类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儿童公园, (2)近邻娱乐公园, (3)运动公园(包括运动场、田径场、高尔夫球场、海滨、游泳场、营地等), (4)教育公园, (5)广场公园, (6)市区小公园, (7)风景眺望公园, (8)水滨公园, (9)综合公园, (10)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 (11)保留地。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郊外森林公园, (2)国民公园, (3)运动场及游戏场, (4)各种广场, (5)花园路, (6)郊外绿地, (7)蔬菜园, (8)运动公园。 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儿童公园, (2)邻里公园, (3)地区公园, (4)综合公园, (5)运动公园, (6)风景公园, (7)动、植物园, (8)历史公园, (9)区域公园, (10)游想观光城市, (11)中央公园。 4.我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1)综合性公园, (2)儿童公园, (3)动物园, (4)专类动物园, (5)植物园, (6)专类植物园, (7)盆景园, (8)风景名胜公园, (9)其他专类公园, (10)居住区公园, (11)带状公园, (12)街旁游园。 (13)其他 还有一些专题性较强、面积相对较小的公园:专类花园、药物园、岩石园等,这些小型专题园由于其小而精、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建立科学的分类系统,有助于正确地把握各类城市公园的性质,从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建设与经营,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4.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公园的起源 起始于西元前二千多年的幼发拉底河下游的一個名为Sumer的民族开始设立经营。 中國与波斯的宮廷中皆有苑囿供王公貴族使用。 4.1英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19世纪之前的公园 从18世纪开始,英国王室所拥有的林苑,狩猎场向市民开放,这些绿地与已经开放的公园成为英国城市早期开放空间的雏形。 19世纪之后的公园 背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产业革命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导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4.3中国城市公园的发展 (1)中国公园的起源 (2)清末时期的公园 (3)1949年前的公园 (4)1949年后的公园 (1)中国公园的起源 周文王的囿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孟子 卷二 梁惠王章句 (2)清末时期的公园 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 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 1890年上海的华人公园的开放 1905年 :无锡的“公花园” 1868年上海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 1885年上海张园的开放 1905年 :无锡的“公花园”(城中公园 ) 1905年,由一些名流士绅倡议并集资,在无锡城中心原有几个私家小花园的基础上,无锡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园。 占地3.3公顷,具备现代“公园”意义和功能特征的公园,故称“华夏第一公园”。 1949年前的公园 1914年北京中央公园、北海公园、颐和园的开放 兆丰公园(1914) 法国公园(也称顾家宅公园,即今复兴公园) (1907) 厦门中山公园(1927) 长沙天心阁公园 天心阁公园创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是古城长沙最早供人游览的名胜园林。 南京玄武湖公园(1911) 1949年后的公园 上海世纪公园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北京植物园 成都活水公园 广州越秀公园 广州越秀公园 第二节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l)贯彻国家在绿地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等。 (2)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型。 (3)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公园风格和特色。 (4)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特点和风格,使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 (5)充分利用公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