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之间的关系技术方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游症 黄某,男,14岁,学生,2002年3月15日诊。3年前无诱因而突然夜间起床,手舞足蹈,嚎叫不休。嗣后则间歇发作,长则半月,短则5~6天一发,以精神受刺激后易发,每发均在夜阑人静之后,发作时呼之不应,无口吐白沫和抽搐,只是不停的叫唤,手足舞动,约持续30分钟左右,自然平静,平静后肢冷汗出。翌日自觉精神疲倦,询其昨宵情景,茫然无知,平时心悸易惊,寐多呓语,智力减退,口干思饮。脑电图、脑血流图等辅助检查均无异常。多处辗转求医,服用中西药物不效。现症见:饮食正常,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略数。 治疗:补肝血,养心神。甘麦大枣汤加减。处方:小麦60g,甘草6g,大枣9枚,柏子仁、五味子、麦冬、天冬、玄参各15g。3剂水煎,每日1剂,睡前顿服。诊后未再复诊。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证多由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阴不足,神不守舍所致。本案从舌脉上看似无阴虚表现,但症状上反映出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和智力减退等一派心血不足之象。治从证舍脉,根据《灵枢》“心病者,宜食麦”原则,故处以甘麦大枣汤加减。 心与肾 咳嗽 胡某,男,3岁,2005年3月26日诊。患儿咳嗽已20余日,初因过食油腻,复感外邪,出现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清涕,经治发热虽除但咳嗽仍存,继服川贝枇杷糖浆等,亦未奏效。诊见:咳声无力,面色晄白,神疲倦怠,气短懒言,饮食不香,动则汗出,舌淡嫩、苔薄白润,脉细弱。 治疗 证属饮食伤脾,脾气虚弱,土不生金,肺气失充,气无所主,而作咳嗽。治以培土生金,健脾益肺为法。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北杏仁、陈皮各5g,法半夏、木香、砂仁、甘草各3g。2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ml,分3~4次服。药讫,咳嗽减,饮食增,精神佳。继进2剂,咳嗽若失,诸症亦平。 肺概论:解剖形态 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 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上,故称“华盖”。 肺与百脉相连通。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 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肺呈白色,质地疏松、内含气。 “其虚如蜂巢”“得水而浮”“熟而复沉”,为清虚之脏 肺与肾的关系 唾液减少症 余某,男,46岁,农民,2006年5月12日就诊。半年来口干纳呆,唾液减少,只能进流质饮食,硬食需水泡才能下咽,汗泪如常,服滋阴增液、泻热润燥、滋补肝肾等中药数十剂,及调节植物神经等西药,见效甚微。刻诊:唾液少,口干咽燥,面唇无华,平素自汗易感,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消瘦,舌淡、苔少而干,脉浮而弱。证属肺阳虚弱,津液失布,治拟温肺复阳,益气生津。处方:炙甘草24g,干姜12g,黄芪30g,太子参、麦冬、枸杞子、麦芽各15g。服6剂后,口干减轻,精神转佳,上方加味又服9剂,唾液增多,能吃馒头,一般症状也随之好转,守方加减再进6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肾主唾液,然肾上连于肺,若肺阳虚弱,肺气无权,治节不能,津液不能输布,金水不能相生,则肌肤失养而消瘦,结合舌脉,证属肺阳虚衰无疑。甘草干姜汤系仲景为治“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之肺痿症而设,该案唾液减少,虽与仲景所论相反,然其病机则一。故重用甘草、干姜汤峻补肺阳,使肺温阳复,治节有权,津液得而布唾液自生;黄芪、太子参、麦芽益气健脾化液,乃虚则补其母,损其肺者益其气之意;枸杞子补肾;麦冬生津,以求金水相生。全方使肺温阳复,津液有布而证愈。 “见水思尿”证 李某,女,43岁,2003年8月3日初诊。近半月每见水则欲小便,以致不敢洗脸、嗽口,余无不适。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经省某医院诊为见水思尿证。舌淡、尖红、苔白,脉弱。 初诊 按脾肾两虚论治,处方:党参、黄芪各20g,益智仁15g,五味子、白芍、海螵蛸、甘草各10g。5剂不效。 复诊 详问之,患者近日微有咳嗽,动甚则气短汗出,此乃肺气已虚,宣发肃降失常,致下源失约。投补肺汤加减。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熟地、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桔梗各10g,升麻6g,甘草5g。3剂后,见少尿意减轻,效不更方,继服5剂,见水后偶有尿意,上方加益智仁15g,续进10剂,病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失音 朱某,男,17岁。2006年7月1日初诊。其父代诉:表情呆滞,情绪低沉,不说话5天。患者外出务工,因被裁减失业,继而心情不畅,不纳食,不语,多痰,夜间烦躁失眠,5天来失语,失听,生活不能自理。经查各方面均无异常。喉镜检查未见发音器质性病变。舌红、苔薄黄而腻,脉细弦滑。诊为“心因性反症状失语”,属中医肝郁痰阻。治以逍遥散合涤痰汤加减。方药:茯苓、柴胡各12g,白芍、玄参、白术各10g,陈皮、法半夏、菖蒲、胆南星、枳实各9g,竹茹2g,凤凰衣适量,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每日3次。3剂后患者自感如梦初醒,方知住院治疗,并能流利讲话如常,精神,失眠好转,纳常,观察3天,未再发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