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 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 8.1 ABS系统 8.1.1 ABS系统发展历史(一) 8.1.1 ABS系统发展历史(二) 8.1.1 ABS系统发展历史(三) 8.1.1 ABS系统发展历史(四) 8.1.1 ABS系统发展历史(五) 8.1.2 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一) 8.1.2 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二) 8.1.3 ABS的组成(一) 8.1.3 ABS的组成(二) 8.1.4 ABS的工作原理(一) 8.1.4 ABS的工作原理(二) 8.1.4 ABS的工作原理(三) 8.1.5 ABS的布置方式(一) 8.1.5 ABS的布置方式(二) 8.1.5 ABS的布置方式(三) 8.1.5 ABS的布置方式(四) 8.1.5 ABS的布置方式(五) 8.1.6 转速传感器(一) 8.1.6 转速传感器(二) 8.1.6 转速传感器(三) 8.1.7 压力调节装置(一) 8.1.7 压力调节装置(二) 8.1.8 ECU(一) 8.1.8 ECU(二) 8.2 ASR系统(一) 8.2 ASR系统(二) 8.3 EBD系统 8.4 ESP系统(一) 8.4 ESP系统(二) 8.4 ESP系统(三) 8.5 全电子制动系统 全世界有博世、电装、大陆、戴维斯、德尔福、Aisin Seiki和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等6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生产ESP。它们的ESP都有下述硬件: * 转向传感器。它监测转向盘旋转的角度,帮助确定汽车行驶方向是否正确。 * 车轮传感器。它监测每个车轮的速度,确定车轮是否在打滑。 * 侧滑传感器。它记录汽车绕垂直轴线的运动,确定汽车是否在打滑。 *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它对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起反应,确定汽车是否在通过弯道时打滑。 * * 最早对制动进行控制的系统是制动防抱死系统即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系统,也发展得最成熟。 除了在制动时对制动系统进行控制的ABS系统还有在驱动时进行控制的ASR(Anti-Slip Regulation)驱动防滑系统系统, ABS系统和ASR系统又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即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系统。 ABS和ASR或TCS系统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被称为EBD(Electronic Braking-pressure Distribution)的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却能主动地调整各个车轮的制动力分配。 目前最前沿的制动控制技术是电控行驶平稳系统,即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也称DSC或DSTC(Dynamic Stability Tracing Control)。 当汽车制动前轮抱死时,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后轮抱死时会造成汽车急转甩尾。制动防抱死系统就是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制动减速度、缩短制动距离,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ABS 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制动距离、保持转向操纵能力、提高行驶方向稳定性以及减少轮胎的磨损方面。 ABS最早出现在铁路机车上,1908年J.E.弗兰西斯设计了第一套ABS系统并安装在铁路机车上,获得成功。 1936年德国博世公司将电磁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轮速度,当传感器探测到车轮抱死时,在各条制动管路上的电动机动作控制阀口的大小,从而调节制动压力。这一专利被认为是ABS形成中的里程碑,其原理一直沿用至今。 1945年德国奥斯特瓦尔德公司开始开发用于飞机着陆制动系统,由于飞机体积和重量的加大,速度加快,飞机着陆时,车轮制动抱死产生剧烈摩擦,在驾驶员反应过来之前轮胎就会出现斑点,大大缩短了轮胎的寿命,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应用防止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1951年固特异航空公司将ABS装于载重车。 195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林肯汽车上移植法国航空公司的ABS装置。 1957年美国凯尔西·海斯公司对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动防抱死系统确实可以在制动过程中防止失去方向控制,并且能够缩短制动距离。 1968年该公司研制生产了Sure-Track两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该系统由电子控制装置根据电磁式转速传感器输入的后轮转速信号,对制动过程中后轮的运动状态进行判定,通过控制由真空驱动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1969年Sure-Track两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被福特公司分别装备在Thunderbird和Continental MK-Ⅲ轿车上。 1971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与美国邦迪克斯公司合作研制的Sure-Brake三通道四轮制动防抱死系统开始装备在Imperial轿车上,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