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技术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技术应用与辐射防护 第七章 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 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进动中吸收外界高频磁场能量产生的一种能级跃迁现象。根据选择定则,这种跃迁只在相邻的能级之间发生,同时出现强烈的能量共振吸收。与穆斯堡尔效应相比,其可探测的核要多很多,精度也非常高。近年来发展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反映各种相互作用和各向异性,例如对高聚物和液晶的研究可得到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谱图事例 (3)正电子湮没技术 由源发出的正电子遇到电子会湮没成两个光子,即一对γ射线。通过对湮没寿命的测量、γ湮没关联测量和γ射线的多普勒增宽能谱测量可研究材料的结构。 正电子湮没技术的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目前国际上最多的还是对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研究,但最新的研究显示,其已向半导体、聚合物领域扩展。 H-Si 正电子湮没寿命 正电子湮没角关联 正电子湮没多普勒能谱 基本实验方法 基本实验仪器 图7-48 22Na慢正电子束流装置(左上)和它的数据获取系统(右下) (4)中子散射技术 中子散射技术是固体结构研究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热中子平均动能为0.025 eV,波长为0.1~1 nm,正好接近物质结构中原子运动的能量和原子间的距离。 热中子散射技术既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静态性质,也可以研究其动态性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冷中子散射技术是研究凝聚态物质、聚合物和大分子的有力工具。 散射谱仪 图7-49 用X射线技术(左)和中子散射技术(右)观察到的含水大分子的结构 7.7.1.2 离子束分析 样品 离子束(E,q) 俄歇电子 X射线 γ射线 发射粒子 背散射粒子 次级粒子 卢瑟福背散射能谱分析是带电粒子弹性散射分析技术的一种。入射离子和靶核由于库仑相互作用而被散射回去,这就是卢瑟福弹性背散射过程。通过测量散射离子能谱和进行运动学分析,可对靶元素做定性、定量和深度分析。 (1)卢瑟福背散射分析(RBS) 基本原理 基本仪器 北京大学的串列加速器 应用实例 1.0 mm厚的a-SiO2被50 keV、5×1016/cm2的Zn离子和35 keV、 5×1016/cm2的Ag离子单独(Zn5、Ag5)和顺序(Zn5+Ag5、Ag5+Zn5)注入。 FIG. 3. RBS spectra of the Zn5, Ag5, Zn5+Ag5, and Ag5+Zn5 samples. 废水处理研究实例-2 王彦丽等还进行了工业废水的γ射线辐照与臭氧结合的综合处理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图给出了废水中溶解有机碳(DOC)的降低和辐照剂量的关系。 图7-39 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碳与辐照剂量的关系 废水处理研究实例-3 顾建忠等用电子束对造纸厂废水进行了辐照处理,用比色法和重铬酸钾法测量辐照前后的色度变化和CODCr(化学需氧量),结果发现,经0.5 kGy剂量辐照后,废水的CODCr值和色度值均下降一半以上。 -------------------------- 上述实例虽然说明辐射处理废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对于大部分工业废水而言,单纯依靠辐射处理所要求的辐射剂量过高,因此,将该技术与常规水处理技术结合使用才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7.5.3 固体废物的辐射处理 由于辐射技术具有优良的杀菌效果,因此在港口粪便、医院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消毒处理方面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辐射技术结合其他技术如堆肥化、化学改性等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改性是解决城市垃圾、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最好出路。 1973年德国在慕尼黑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污泥辐射处理厂,用60Co作辐射源,处理量为5.7 m3/批。1976年,美国在波士顿的Deer岛建成研究性的电子束污泥辐照装置,处理容量为380 吨/天。在此基础上美国于1984年又在一大型水处理厂建成污泥辐照装置,处理量为27 吨/小时,处理过的污泥经存放后农用。 应用实例 7.5.4 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辐射处理 有毒难降解有机物,如多环芳烃 PAH 、多氯联苯 PCBS 、二恶英 Dioxin 等都属于病毒性、“三致” 致突变、致畸和致癌 性物质,由于其难以被生物降解,会在生物体内累积发生毒害,而且还可通过食物链的形式传递,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处理和控制备受关注。考虑到适当剂量的辐射可以使有机大分子降解,因此辐射降解成为处理这类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研究实例 Mincher等使用核废料产生的γ射线,对PCBS和DDT类物质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当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PCBS的降解率达85%,而DDT在50 kGy时的降解率已接近100%。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降解产物为低分子量的含氯物质。 Roger等用γ射线对二恶英浓度和含水量分别为100 μg/L和25%的土壤进行了辐射处理研究,结果发现,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