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国际经济学第三章国际贸易新理论分析报告.ppt

苏大国际经济学第三章国际贸易新理论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挑战之一 ——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TT (%) 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 挑战之三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国际贸易新理论 内容安排 第一节 新生产要素理论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偏好相似理论 第四节 规模经济理论 第五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六节 产业内贸易 第一节 新生产要素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一)主要观点 (二)经验证据 (三)评价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一)主要观点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又称创新和模仿理论(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ory)是把技术看作是独立于传统的三大要素之外的新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 (一)主要观点 克拉维斯(Kravis)最早指出H-O理论不能解释工业品贸易,他曾以袖珍计算器为例说明技术对于贸易模式的重要性。 最早系统提出技术差距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V. Posner)。为了修正H-O理论,1961年,波斯纳在《牛津经济论丛》发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对技术差距论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 (一)主要观点 第一、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是过去对研究和开发进行投资的结果。技术能够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比例关系。 第二、各国的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在某项技术领先的国家拥有生产该种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因而将产品出口到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 第三、这种技术会通过转让专利权、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的示范效应等机制传播到其他国家,当其他国家的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原来的进口国可能会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甚至不再进口,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随之消失。 (二)经验证据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认为,如果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于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的出口上去的领先优势。 1966年,胡弗鲍尔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他发现,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和市场规模来解释。胡弗鲍尔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对国家进行排序,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先引进新合成材料技术,并开始生产并向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 (三)评价 技术差距论首次成功引入技术这种新的生产要素,从技术创新与模仿的角度揭示了产品贸易优势在创新国和追随国之间的动态转移,这是富有创新意义的。技术创新论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力资本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个人接受教育后,一旦“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服务,这就成为了一种资本”。贝克尔则深受明塞尔的影响,他的研究突出了人力资本的时间价值,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 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引入之后,按照H-O定理的逻辑,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在生产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是这类商品的出口国;而人力资本比较缺乏的国家则在这些商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它们选择进口此类商品。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不少经验证据的支持。 Ishikawa(1996)假定两国间的唯一差异在于人力资本禀赋存量的不同,研究发现,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主要由其人力资本禀赋存量决定,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小国会专业化生产非熟练劳动力密集的商品,而大国则会专业化生产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 弗拉艾斯(Frias)等人(2000)以欧盟国家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爱尔兰、德国、荷兰和法国等人力资本指标值较高的国家是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国。 二、人力资本理论 从人力资本角度解释贸易模式是对H-O理论的有益补充,拓宽了H-O理论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rnon) 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的理论解释.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弗农把这一事实概括为三个连续的时期: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类型会发生变化。 在产品创新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