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七下导学案参考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春季七下导学案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答案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二、探究提升: 1.(1)原因:①客观条件: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主观条件: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 (2)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秦朝 2.(1)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H长安 (2) ① 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经济基础。 ② 隋朝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三、当堂达标: 1-5 D、B、D、C、B、 6-10A、D、B、B、B 四、课后巩固练习: 1—5 B、D、A、C、C 6(1)隋炀帝。 开通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材料一 认识到大运河开通对隋朝统治的消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材料二 认识到大运河的开通给南北经济交流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观点客观、全面,既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又看到了积极作用。个人观点,评价历史事物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大运河的开通加重了人民的劳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的消极一面,又要看到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巩固统一的积极一面。 (3)旅游观光,南水北调,沿边灌溉。 第2课:“贞观之治 ” 探究提升: 1李渊、长安、618年。 秦、西汉、北周、隋、唐等。 2原因:在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 措施: 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效果: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①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政治上,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经济上,他轻徭薄赋,戒奢从简。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②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当堂达标:1--5 ABBBA 6-10 BBCDD 课后巩固练习: 选择题:C B B B D (1)唐太宗 纳谏;吸取秦、隋灭亡教训;百姓贫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①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②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 第三课 “开元盛世” 探究提升: 1、(1)唐玄宗 ⑵①任用名相,励精图治。 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选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崇尚节俭。 2、筒车、曲辕犁;南方种水稻;可以吃很多从西域传人的蔬菜;喝茶;穿花色品种很多的丝绸衣服;用瓷器。 3、①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虚心纳谏,出现了“贞观之治” ②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吏治,出现了“开元盛世”; ④而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用人失当,任用奸臣,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经验教训: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用人要得才兼备,任人为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当堂达标: 1--5 DDDAC 6-10 DADDC 课后巩固练习 选择题: 1——5 D、D、A、B、A 材料分析: ⑴唐玄宗 ⑵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3)①任人唯贤,励精图治。 ②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选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 ③戒奢从简。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合作探究 1、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都不能做官。 ②选官权利把持在地方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2、①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 ③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④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3、①唐朝 ②进士、明经 ③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④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4①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②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当堂达标 1--5 DBBBC 6-10 DCBDC 课后巩固 选择题:1--5 CBCAB 材料分析 ⑴科举制度 隋朝 ⑵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