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肿瘤科生物免疫治疗中心
???
肿瘤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第37-3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第7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指出“肿瘤生物免疫疗法成为最令人瞩目、最鼓舞人心的焦点,将成为21世纪人类攻克癌症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肿瘤生物治疗目前的地位
(一)生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趋势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的三大常规疗法,部分肿瘤可通过这些方法得到一定程度治疗,但其缺陷也十分明显(如下表);三大常规疗法都给患者造成较大损害,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表 肿瘤三大常规疗法适应症及优劣势分析
治疗方法 适 应 症 优 势 劣 势 手术
治疗 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
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 局部病变治疗彻底
无化疗耐药、放射抗拒等问题 创伤性较大
亚临床转移灶无效
部分患者发现肿瘤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最佳时机
肿瘤多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部治疗有局限性 化学
治疗 中、晚期肿瘤
转移性肿瘤,亚临床转移灶 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 选择性差,常出现不同程度毒性反应
部分患者有免疫功能抑制
肿瘤细胞耐药(原发性和/或继发性耐药);
放射
治疗 区域敏感性肿瘤 肿瘤疗效较为确实,毒性相对较小 远期毒性反应
剂量限制性毒性
肿瘤部位局限性 肿瘤生物治疗(Biotherapy)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品进行肿瘤防治的新疗法,它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天然(或基因工程)产生的针对性靶向性很强的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随着对抗肿瘤防卫机制的理解的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治疗的范围及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免导向治疗、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扩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各种疗法。
生物治疗是一种个体化治疗 , 它特异性极强、可以调节人体抗肿瘤免疫力。此治疗需要采集患者自体的细胞进行制备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因此无法规模化生产,这种治疗方法更适于在医疗机构开展,完成从采集、制备、到回输的全过程。
(二)生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前沿科学为基础,以增强宿主的防御机制、降低宿主的免疫抑制、提高宿主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能力为主要目的,强调肿瘤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分子基础和治疗的针对性、特异性 ( 靶向性 ) 和有效性。针对膜受体信号传导、基因传导、血管形成等靶位,设计相应单抗体的细胞,用于肿瘤的特异性防治,被认为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重要突破。而细胞因子、效应细胞、单克隆抗体和多种分子靶向理论的出现,使肿瘤的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确切。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
2、肿瘤的生物治疗对正常造血、免疫和主要器官功能大都没有负面影响和明显毒性。大多数的生物治疗方法和药物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的。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不良反应越来越小,除发热、乏力等常见不良反应外,对造血和免疫功能没有不良反应,对造血和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3、单独应用对肿瘤有确切疗效,与其他治疗手段同时或序贯应用可起到增效作用。生物治疗手段多种多样,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生物治疗与放疗、化疗等方法联合应用,可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宿主的耐受力,最终提高疗效。
。
二、肿瘤生物治疗的特点和优势
(一)细胞免疫治疗技术
1、DCCIK细胞治疗技术
多年来对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研究结果证明,细胞治疗对肿瘤细胞要形成有效杀伤,最好具备三个条件:①抗肿瘤细胞存活率要高;②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要强;③抗肿瘤效应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率要强。而一般的细胞培养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从美国Temple大学引进的CLS细胞培养技术,在促进免疫细胞增殖能力、加强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等方面具有领先地位。经CLS技术培养的细胞不但存活率高,增殖能力强,而且对肿瘤细胞具备特异杀伤能力,更具有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1)增殖速度快
在经CLS技术培养的免疫细胞和常规细胞培养技术就增殖活性对比实验中,分离获得各为1×107(PBMC)细胞,经3周培养后可看到CLS技术培养的免疫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上图结果显示:普通CIK细胞在培养前10天细胞扩增不超过50倍,—般在10天至3周扩增过度加快并达到最大值,以后会不同程度的增殖减缓。而经CLS技术培养的DCCIK细胞到第10天扩增速度加快,明显与CIK细胞拉开增殖距离,到3周后DCCIK细胞增殖速度是CIK细胞的3倍,细胞存活率—般在98%以上。结果证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