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辅助元件 本章提要 6.1 滤油器 思考1:液压油含有杂质??? 造成液压元件相对运动表面的磨损、滑阀卡滞、节流孔口堵塞。? 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精度的滤油器,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 过滤精度:滤芯能滤除的最小杂质颗粒(以直径d为公称尺寸)的大小. 分类: 按滤芯的材料和结构:网式、线隙式、纸质滤芯式、烧结式滤油器及磁性滤油器 按滤油器安放的位置不同:吸滤器、压滤器和回油过滤器 !!吸油滤油器多为粗滤器 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 精度: 满足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要求。 强度: 滤芯应有足够强度,不会因压力而损坏。 通流: 通流能力大,压力损失小。 维护: 易于清洗或更换滤芯。 (1)网式滤油器 6.2 蓄能器 6.2 蓄能器 作用:“峰谷电” (1)作辅助动力源 (2)系统保压或补充泄漏 (3)吸收系统脉动,缓和液压冲击 6.2.2 蓄能器的结构形式 (1)重力式蓄能器 (2)弹簧式蓄能器 (3)活塞式蓄能器 (4)皮囊式蓄能器 (5)薄膜式蓄能器 蓄能器接法[1] 分析系统工作 注意顺序阀和二位二通阀的作用(液控阀)。 蓄能器接法[2] 分析系统工作 注意泵卸荷的过程。 蓄能器接法[3] 分析系统工作 吸收波动 蓄能器的安装 气囊式蓄能器应垂直安装,油口向下,以保证气囊的正常收缩。 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以便充气检修;蓄能器与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防止泵停车或卸载时,蓄能器的压力油倒流向泵。 安装在管路上的蓄能器必须用支架固定。 吸收冲击和脉动的蓄能器应尽可能安装在振源附近。 6.2.3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当蓄能器作动力源时(以皮囊式蓄能器为例) 蓄能器储存和释放的压力油容量和皮囊中气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6.3 油 箱 基本功能 储液、 散热、油气分离、沉淀 分类: 开式:与大气相通,否则闭式。 思考: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点? 油管:吸油、回油、泄油 过滤:滤油、滤气 指示: 加油、放油、清洗 其它 油箱结构设计要点: 吸回油尽量分开 增加吸/回油管间的距离 增加隔板 油管布置要规范 最低液面以下 离油箱底大于管径2-3倍 回油管口截成45?,斜面对箱壁 吸油滤油器,离箱壁3倍管径距 考虑点: 散热、沉淀 吸油便利 油箱结构设计要点 空气滤清器 一般布置在顶盖上靠近油箱边缘处。 液位计 能观察最高/低油面为度 设置放油口与清洗窗口 最低处设放油口,侧壁设清洗窗口 油箱正常工作温度应在15-66?C之间 最高油面只允许达到油箱高度的80% 油箱底脚高度应在150mm以上 油箱四周要有吊耳 6.4 管 件 管件包括管道、管接头和法兰等。 管道的内径d和壁厚 6.4.2 硬管接头 按管接头和管道的连接方式分, 扩口式管接头:工作压力不高于8MPa。 卡套式管接头 焊接式管接头:32MPa或更高 软管接头 扣压式胶管接头 6.6密封装置 作用 密封装置用来防止系统油液的内外泄漏,以及外界灰尘和异物的侵入,保证系统建立必要压力。 要求 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与运动件之间摩擦系数要小; 寿命长,不易老化,抗腐蚀能力强; 制造容易,维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种类 间隙密封 O 型密封圈 唇型密封(Y 型、Yx型、V 型) 组合密封装置(组合密封垫圈、橡塑组合密封装置) 间隙密封 Yx 型密封圈 6.5.2 加热器 液压系统的加热一般采用电加热器,它用法兰盘水平安装在油箱侧壁上,发热部分全部浸在油液内。 加热器的安装 * 主 讲:沈萌红 机电设计与控制研究所 Email:HOT@Zju.Edu.CN 液压辅助元件有滤油器、蓄能器、管件、密封件、油箱和热交换器等。 液压辅助元件和液压元件一样,都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系统的性能、效率、温升、噪声和寿命的影响不亚于液压元件本身。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液压辅件的结构原理,熟知其使用方法及适用场合。 本章主要内容: 过滤精度 <1μm 特精 < 5μm 精 < 10μm 普通 <100μm 粗 各种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要求 ?5 ?10 ?25 25~50 ?100 精度d(?m) ?21 ?32 14~32 ?14 0~2.5 工作压力(MPa) 伺服 传动系统 润滑 类别 构成: 开有多孔的塑料(金属)筒形骨架上包1层(或更多层)铜丝网。过滤精度取决于铜网层数和网孔的大小 特点: 压力损失小0.01MPa 这种滤油器一般用于液压泵的吸油口 (2)线隙式滤油器 线隙式滤油器如图所示,用钢线或铝线密绕在筒形骨架的外部来组成滤芯,依靠铜丝间的微小间隙滤除混入液体中的杂质。其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大、过滤精度比网式滤油器高,但不易清洗。多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