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高三语文单元练习三解决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城区高三语文单元练习三 (第1~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一、语言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拜谒疮痍颐指气使贻笑大方 B.湮没蓦然秣马厉兵含情脉脉 C.屏障上涨通货膨胀乌烟瘴气 D.畸形绮丽无稽之谈羁旅之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愕真谛待价而沽肺腹之言 B.端详嘉奖奋笔疾书既往不咎 C.姿式泄露历久弥新闲情逸致 D.赌博耽搁蓬壁生辉度日如年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见自己的眼泪。 发言人当即表示,中国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政府”早日接触,在一个中国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的色彩,但也有一些内容健康,格调明朗。 A.委屈 基础上 神秘 B.委屈 前提下 神秘 C.委曲 基础上 神奇 D.委曲 前提下 神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B.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叫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这事儿你现在做不了,不要勉为其难,以后努力学习,长了本事,干这个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5.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研究沙尘暴、认识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的目的。 B.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于谦为人正直磊落,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石灰吟》一诗的真实写照。 C.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不容易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D.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低迷,一些投资者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自然要将目光转向亚洲这个新兴市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宰:卿大夫家臣。免:此指免掉忧患。胡:指齐国前代国君胡公静,长寿。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致:给予,赐给 B.退得罪于士 退:后退,退却 C.足于中,免矣 中:心中,内心 D.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 逮:及,达到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之赐也厚矣 B.圣王见贤以乐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申之以孝悌之义C.善哉!子其祝我 D.使君之年长于胡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臣固知王之不忍也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以振百姓 理解:来使老百姓振作起来。 B.子辞之何也 理解:您为什么要推辞呢? C.论而共焉 理解:经过评议然后供给他们。 D.子其复之 理解:您再祝祷我吧。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晏子具有民本思想”和“齐景公虚心纳谏”的一组是( ) A.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B.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 C.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D.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晏子认为,臣子拿国君所赐的丰厚财物施惠于百姓,是越权行为,表现了忠正之臣对国君权威的维护。 B.晏子认为管仲接受封赏是智者的千虑一失,而自己面对赏赐“再拜而不敢受”,正是愚人的千虑一得。 C.齐景公目睹一位背着柴草的长者面有饥色,心生怜悯,命令官吏供养此人,充分说明他深明治国之本。 D.景公认为,百姓可能在君王那里获罪,而君王不可能在百姓那里获罪,后经晏子劝谏,才终有所悟。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11.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景观?(5分) 12.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心中的芦苇 【注】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水边。芦花,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易随风飘起。 13.第段概写了芦苇的;表现了芦苇、芦花怎样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4.(1)第段中画线比喻句的作用是什么?(分项请写序号)(4分) ___(2)“芦花”在第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