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双双 20802093212 浅谈阿莫西林的常规检验和应用.docVIP

曹双双 20802093212 浅谈阿莫西林的常规检验和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阿莫西林的常规检验和应用 姓 名: 曹双双 班 级: 兽检082 专 业: 兽医检验技术 系 (部): 动物医学院 指导老师: 甘辉群 日 期: 2011.6 浅谈阿莫西林的常规检验和应用 曹双双 学号:200802093212 【摘 要】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AMO),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1],为一种白色粉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本文讨论在实习期间所做AMO产品有关的常规检测,重点阐述了AMO的抗菌作用,作用与副作用,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关键词】阿莫西林;常规检验,作用,副作用,不良反应 本公司的AMO可溶性粉为AMO与无水葡萄糖配制而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状粉末,味微苦,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2]。因其含量影响着产品在应用的效果,所以在产品出厂前其含量必达标。产品所含AMO应为标示量的90~110%,内控标准为92~108%。 1常规检验  1.1鉴别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1.2溶解性 取本品50mg,加水100ml,搅拌,应溶解。 1.3水分 精取取本品1.0g至水分皿中,在105℃干燥至恒重。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瓶旁,或半开,取出时须将瓶盖盖好,放在干燥瓶里,冷却至室温,称重。含水分不得超过5%。 1.4外观均匀度 取本品1g,置光滑纸上,平铺,将其表面压平,在亮的背景下观察,应呈均匀的色泽,无花纹与色斑。 1.5含量测定 1.5.1流动相的配制:100ml流动相的乙腈与0.05mol/L的磷酸二氢钾的比例为2.5:97.5[3]。配500ml于锥形瓶中,用抽滤机抽滤300ml置于流动相瓶中,拿去超声脱气30min加适量的流动相,超声使之完全溶解,再用流动相定容。 1.5.2.供试溶液的配制:精密取样品0.25g于50ml的棕色量瓶中,加适量的流动相,超声使之完全溶解,再用流动相定容。 1.5.3对照溶液的配制:精密取AMO对照25mg,置于50ml的棕色量瓶中,加适量的流动相,超声使之完全溶解,再用流动相定容。 1.5.4机器的打开:打开各部件的电源后,柱温箱要升温至40℃,然后泵要脱气,再调节流速为1.0ml/min,最后打开紫外检测器,调节检测波长为254nm,电脑进入系统主页面,配置50%的甲醇冲洗自动进样器,设置色谱参数。等基线平稳后,换用10%甲醇清洗,至基线平稳后,方可通入流动相。 流动相基线平稳以后,手动进样,按检测器的“Zero”置零,然后将注射器的对照液从进样阀注入约一半,迅速将进样阀手柄转动到正上方,将余下溶液注入,进样阀关闭拔出注射器。 1.5.5对照液进3针,两个样品分别注入2针。 1.5.6.数据结果附图谱,结果是用面积外标的方法计算。未知样品的含量由已知的对照峰面积,含量和称重(如图1)计算得知。 图1对照第二针的吸收峰面积 图2样品1的吸收峰面积 图3样品2的吸收峰面积 2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AMO(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AMP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性质类似。AMO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旋度为+2900~ +3100。? 3.1作用机制 AMO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芐迅速而强。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0.5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小时达到,为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芐的2.5倍。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芐青霉素的相仿。快速静脉推注0.5g本品后5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小时后为1μg/ml,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肝、肺、肾、肌肉、前列腺、胆汁、腹水,而乳汁、唾液中含量较少。当脑(脊)膜发炎时,AMO可进入脑脊液,浓度为血

文档评论(0)

yi593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