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AMOST光谱巡天数据政策.doc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光谱巡天数据政策
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由MA、球面主镜MB和在中间的焦面构成。球面主镜及焦面固定在地基上,反射施密特改正板跟踪天体的运动,天体的光经MA反射到MB,再经MB反射后成像在焦面上。焦面上放置的光纤,将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光谱仪的狭缝上,通过光谱仪分光后由CCD探测器同时获得大量天体的光谱。郭守敬望远镜的基本参数如下:
主镜口径:6.67m x 6.05m反射改正镜口径:5.72m x 4.40m等效通光口径:3.6m-4.9m视场角直径:5°焦面线直径:1.75m焦距:20m光纤数:4000每个光谱仪光纤数:250
光谱仪数:16
光谱覆盖范围:370nm ~ 900nm光谱分辨率:1nm ~ 0.25nm观测天区:-10 ° ~ +90°
极限星等:20.5等
曝光时间:1.5小时
郭守敬望远镜项目的运行组织框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经设立“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 负责组织和评审郭守敬望远镜具体的科学巡天计划。其下设立协作委员会(CoCo Collaboration Council,委员会主任为总协调员 )和仲裁委员会(ArCo Arbitration Council)两个委员会,其职责是协调运行中心与科学家之间的事务。国家天文台成立了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负责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及观测事务;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组建了河内与河外两个巡天工作组,设计和提出LAMOST光谱巡天计划,并由科学委员会确定。
郭守敬望远镜数据产品类型与发布
1.郭守敬望远镜数据产品分三大类型:
(I). 原始数据:包括全部需要保留的光谱图像以及相应资料,例如观测报告、定标文件等,处理以后的二维光谱。
(II). 天体光谱数据:被观测天体目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一维光谱数据。包括相关附加信息(比如选源标准,天体的输入星表信息,观测信息如曝光时间、观测质量,观测对象的定标文件历史等等)。
(III). 星表数据:天体的物理性质参数。包括位置、星等及其他已知的输入星表信息,经郭守敬望远镜光谱观测处理后得到的物理参数及其误差,包括视向速度、有效温度、表面重力、丰度、警示标志(warning flag)…等等。
以上数据内容的具体定义另行制定,其中“天体光谱数据”由郭守敬望远镜运行部门负责,“星表数据”由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和运行部门共同决定产品的标准发布格式。
2. 数据发布的等级分两个步骤
郭守敬望远镜是国家投资的大科学装置。根据国际天文学界的惯例,LAMOST巡天的最终数据向大众公开(以下称之为“公开数据”)。
为保障项目和参与单位及参与人员的权益,数据在公开前,仅供参与人员按照“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确认的研究课题使用。
数据的发布仅限上述“天体光谱数据”和“星表数据”;“原始数据”不属发布之列,由郭守敬望远镜运行部门长期保存。
二、LAMOST数据使用政策
公开数据使用政策:自由使用,但要求致谢 (Acknowledgement),具体内容如下:
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由中国科学院承建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负责运行和管理。
Guoshoujing Telescope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LAMOST) is a National Major Scientific Project built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unding for the project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LAMOST is operated and managed by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数据公开的时限:
(I)类数据: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讨论后适时发布。
(II)类数据,每年度数据18个月后公开释放。
(III)类数据,每年度数据在对应的II类数据后6个月后公开释放。
(II) (III)类数据需由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委员会确认后发布。
运行中心将努力保证及时的数据发布。发布的实际时间将依赖与数据是否达到发布要求。
2. 公开前数据使用政策:供项目正式参与者及合作者使用(随后定义)。违反政策者将可能被科学委员会取消数据使用权。
参与单位和参与成员的确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