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1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8.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2.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1956)年。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29.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30.在草原上鹰、兔、草有一方少了,会怎样?
31.是什么引发了沙尘暴?
32.写出水田中的5条食物链。
狗尾草 水稻 小鸟 老鼠 蝗虫 蛇
②狗尾草→蝗虫→小鸟→老鹰
④水稻→蝗虫→小鸟→老鹰
33.写出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②草→兔→蛇→鹰 ③草→蝗虫→鹰
⑤草→蝗虫→蛇→鹰 ⑥草→鸟—→蛇→鹰
.分析题:
1934年5月11日凌晨,一场灾难降临了,从美国西部刮起了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怪风,怪风携带着泥沙腾空而起,自西向东迅速蔓延,持续了整整3天3夜!
以上资料表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就失去了平衡。
破坏美国西部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是 为扩大耕地,砍倒大片的森林,开垦大片的草原、草甸 。
, 逐渐使森林和草原恢复到未被破坏前的状态,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
35.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那么草原上的草就会被吃光,其他的生物因缺乏食物而饿死或迁移,草原最后可能会变得荒芜,从而引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这是因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六、实验分析。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