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接种知识问答
目录
1.什么是预防接种?
2.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3.为什么说预防接种是安全的?
4.疫苗分几类?
5.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
6.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8.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9.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0.什么情况下不能做预防接种?
11.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需注意什么?
12.《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途?
13.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哪里进行预防接种?
14.流动儿童在何地进行预防接种?
15.为什么有的人在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
16.目前我国有关预防接种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17.“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是哪一天?
1.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
2.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对易感者进行疫苗接种,提高个体和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机会减少,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预防接种是经济、安全、有效、方便、可行的。
3.为什么说预防接种是安全的?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历来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首先,预防接种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次,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审批和批签发制度;第三,在疫苗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科学、规范的要求,以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4.疫苗分几类?
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 群流脑疫苗、A+C 群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
5.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
目前我省已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全省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第一类疫苗,分别可以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
6.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8.怎样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空腹饥饿时不宜接种,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接种后2 至3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卫生,不用手抓,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9.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常见异常反应有:局部红肿不退,体温升高(38℃以上)且时间较长,以及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昏厥等症状。接种后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10.什么情况下不能做预防接种?
目前,除在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他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应在接种前仔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向接种医生说明受种者存在的健康问题。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对疫苗成分过敏;还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确实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者病好后再接种。
11.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需注意什么?
接种前儿童监护人需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要如实回答医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同时还要向接种医生提供受种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是否有过敏史,是否生病等。接种后在现场休息、观察30 分钟后再离开。
12.《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什么用途?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 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