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C. Huygens(1629—1695);波的几何描述
波面(wave surface):波在同一时刻到达的各点组成
的面。一个波面上各点是同时开始振动的,具有相
同的相位,波面又称同相面。
波前(波阵面)(wavefront):最前沿的波面。
平面波(plane wave):波面是一些平行平面的波。
球面波(spherical wave):波面是一些同心球面(可
以是球面的一部分)的波。
波线(ray):沿波传播方向的射线
光线
在各向同性的媒质中,波线 ⊥ 波面。;Wave surface(波面) Wavefront(波前) Ray(波线) ;;;惠更斯原理;相控阵雷达;;入射角为i1的平面波,波前为ABC
C→C’ 的时间:;折射定律:;折射率:;惠更斯原理的不足:;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二. 费马原理(Fermat’s Principle);; 费马生于法国南部,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律,以后以律师为职业,并被推举为议员。费马的业余时间全用来读书,哲学、文学、历史、法律样样都读。30岁时迷恋上数学,直到他64岁病逝,一生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不过,他极少公开发表论文、著作,主要通过与友人通信透露他的思想。在他死后,由儿子通过整理他的笔记和批注挖掘他的思想。好在费马有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他读过的书,都有他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页边还有他的评论。他利用公务之余钻研数学,并且成果累累。后世数学家从他的诸多猜想和大胆创造中受益非浅,赞誉他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费马对数学的贡献包括:与笛卡尔共同创立了解析几何;创造了作曲线切线的方法,被微积分发明人之一牛顿奉为微积分的思想先驱;通过提出有价值的猜想,指明了关于整数的理论——数论的发展方向。他还研究了掷骰子赌博的输赢规律,从而成为古典概率论的奠基人之一。;光程(optical path length):
光线路径的几何长度与所经过的介质折射率的乘积。;光程与相位差;光程与时差;思考题:反射光束、折射光束的等光程性;费马原理:光线沿光程为平稳值的路径而传播。;费马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例: 假设大气的光折射率n只依赖于高度y, 利用费马原理导出在大气中光线轨迹的微分方程; ;P;费马原理 (极小值:三个实验定律);;;临界角 (critical angle);4.费马原理(常数:成像——物象等光程性);虚光程;;反射成像等光程;折射成像?;费马原理应用例题1:
双曲透镜聚焦平行光
一宽平行光入射于一透镜,要求其透射光线严格聚焦于F点,试问?应该是何形状?;费马原理应用例题2: 导出球面折射傍轴成像公式;傍轴条件:;值得指出的两点:
1、单球面傍轴成像公式的获得没有使用折射定律,
结果和利用折射定律所得结果一致。
2、傍轴条件:?s, r, x (paraxial rays);折射等光程面和齐明点;等光程的证明:;;Q;费马原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开创了以“路径积分,变分原理”表述物理规律
的新思维方式。
(理论力学—最小作用原理或哈密顿原理和费马原
理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点—点光源,物点,像点,焦点,基点…...
线—光线
面—焦面,物面,像面,主平面,高斯面…...
体—发光体,物空间,像空间…...;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三. 成像;1.实像与虚像 实物与虚物;实物(real object); 实像(real image)
虚物(virtual object); 虚像(virtual image);2.物方和像方 物与像的共轭性;3. 等光程与成像:;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四、共轴球面光具组傍轴成像;1.单个球面的傍轴光线成像;使用焦距表示的物像距公式:;设入射光从左到右,我们规定:;;3.傍轴物点成像与横向放大率(transverse magnification);定义横向放大率:;4.逐次成像;横向放大率:;;在傍轴条件下:;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五、薄透镜(thin lens);1.焦距公式;? 薄透镜焦距公式:;一般情况:;;2.成像公式;;横向放大率:;3.密接透镜组;4.焦面;;5.作图法;;;;;;;;;6.透镜组成像;第一章 费马原理与变折射率光学;六、理想光具组理论;1.理想成像与共线变换;2.共轴理想光具组的基点和基面;2.1 焦点(focus)和焦面(focal plane);;; 对于任意共轴理想光具组,物距、像距s,和焦距都从主点算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