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件延伸再利用 开发过程中,常会出现就拿现有的零件再利用,碰到这种情形务必检查实际样品与零件图间的差异,设计时必须以实样为基础,否则轻则改模,严重者模具报废。(KI户外灯实例,后页) 对尺寸要求不高的零件,为了避免改模的麻烦,对于新模具常有迁就实样的情形,此时务必修改零件图配合实样,一则进料检验时有根据;再者将来零件再利用时不会出现如左列的情形。 提醒:新零件务必落实首件检验工作,仔细核对各个尺寸及各项功能,做到图与样一致! 实例讨论 装配后红箭头处产生2~3mm的间隙 改模后原本等距的窗口变成不相等 问题:如果坚持窗口要等距且十字要在中心位置,模具这么改? 结语 更多的参考资料辑录于 I:/工程/ALL/ALL/0-参考资料/压铸 资料夹 谢谢 铝合金冷室压铸 产品设计 四个关键 压铸机 合金 模具设计 产品设计 压铸机 压铸机 哥林柱内面积/零件大小/行程 180吨 480*480 / 170*170 / 380mm 300吨 570*570 / 260*260 / 460mm 500吨 750*750 / 380*380 / 580mm 可生产物件的大小依据物件的投影面积,物件的重量,物件的深度(在开模方向的长度)及物件的表面要求,甚至物件的料厚而异。 左列零件大小是以单合(壁盘)为对象,具体仍应请教压铸厂,参酌上述各项”向下”调整。 模具 两板模,边或中间进料 三板模,中心小点进料 滑块模;两板或三板 抽芯模;两板或三板 模具 双板模 B板,动模板 A板,定模板 模具 三板模 三板+滑块 模具 滑块模 滑块在开位 滑块在闭合位 动模 模具 抽芯模 进料口 产品设计 合理确定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及脱模斜度 尽量使壁厚分布均匀; 各转角处增加工艺园角,避免尖角 共用模具 合理的结构安排 a、消除内部侧凹; b、避免或减少抽芯部位; c、避免型芯交叉; 合理的压铸件结构不仅能简化压铸型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改善铸件质量, 合理的壁厚 铝合金压铸件的合理壁厚如下: 压铸件表面积/mm2 壁厚S/mm ≤25 1.0~3.0 >25~100 1.5~4.5 >100~400 2.5~5.0 >400 3.5~6.0 太薄会造成铝液填充不良,成型困难,使铝合金熔接不好,铸件表面易产生冷隔等缺陷。(我们的产品壁厚如小于1.5就很难生产,无法成型) 太厚会造成内部气孔、缩孔等缺陷增加, 保持截面的厚薄均匀一致,对铸件的厚壁处应减厚(减料),增加筋; 提示:压铸件表面约0.8~1.2mm的表层由于快速冷却而晶粒细小、组织致密,它的存在使压铸件的强度较高。而若是厚壁压铸件,其壁中心层的晶粒粗大,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通常,压铸件的力学性能随着壁厚增加而降低,而且也增加了材料的用量和压铸件的重量。 筋肋 筋的作用:1)壁厚改薄后,用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防止减少铸件收缩变形,以及避免工件从模具内顶出时发生变形。2)填充时用以作用辅助回路(金属流动的通路),压铸件筋的厚度应小于所在壁的厚度,一般取该处的厚度的2/3~3/4 尽量对称布置,且方向应与料流方向一致,避免多筋交叉 壁厚 1.5mm时,不宜采用加强筋 圆角 壁与壁的连接处,盲孔和凹槽的根部,都应设计成圆角,圆角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压铸件易产生裂纹,过大易产生疏松缩孔,一般取:1/2壁厚≤R≤壁厚; 圆角的作用是有助于金属的流动,减少涡流或湍流;避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电镀或涂装时,可获得均匀镀层,防止尖角处沉积;可以延长压铸模的使用寿命; 内圆角 外圆角 分型面 / 斜度方向 脱模斜度 斜度作用是减少铸件与模具型腔的摩擦,容易取出铸件;保证铸件表面不拉伤;延长压铸模使用寿命;斜度大小根据合金性质、脱模深度、形状复杂程度以及壁厚而定,一般最小铸造斜度如下:外表面1°,内表面1.5°,型芯孔(单边) 2°。 外表面指冷却过程中和模具分离的表面,亦即模具的型腔,内表面指冷却过程中和模具倾向抱紧的表面,亦即模具的型芯 分型面 定模与动模相接触的表面,一方面让物件能顺利的从模腔内取出,二方面便于安置浇注系统,以及活动型芯等 简化模具结构 开模时,物件尽量留在动模侧 易于走水充填,跑料 易于保证物件尺寸 嵌件及活动型芯易于安装 易于后道加工 分型面 选择: 此部位为尖角,且上端面为最大尺寸 此部位为尖角,且下端面为最大尺寸 分型面在中心,上下两端面可得圆角 分型面原设计 分型面修改设计 顶杆位置 将物件自型腔中分离,尤其是抱力大的区域 顶杆可以为圆形,环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