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学习目标: 阐明群落的演替 群落演替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称为群落的演替。 概念: 主要标志: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裸 岩 阶 段 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定居的是什么生物? 地衣 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 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分解形成土壤, 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苔 藓 苔藓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苔 藓 阶 段 苔藓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 有机物增多,群落丰富度增加。 草本植物阶段 草本植物比苔藓长的更高,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其他昆虫和小动物进入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 灌 木 阶 段 灌木比 草本植物长的更高,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逐渐取代部分草本植物。 灌木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物种的多样化使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森 林 阶 段 演 替 过 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请思考 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在群落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种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一样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 乔木蔚然成林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荒芜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VS 是否所有的群落最终 都可以演替为森林阶段? 试举例说明。 不是,如内蒙古草原, 由于受降雨量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只能演替到草原阶段 。 演替的类型 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了的原生裸地中发生的生物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类型 内容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 的环境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原来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后森林上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和特点 植物繁殖体的传播。 群落内部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 动力 催化剂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 干旱、洪水和人类活动等 思 考 与 讨 论 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提示: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 过度砍伐、导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进程发生演替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基础自主梳理 一、群落演替 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_____另一个群落的_____现象。 2.主要标志 (1)群落在__________上发生了变化。 (2)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________。 3.类型 (1)原生演替 ①概念:在从未有过__________或虽有过生物生长却被______消灭了的__________上发生的生物演替,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