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坐骨结节性囊肿
宋教授虽然年逾古稀,但思维敏捷,身体硬朗,退居二线后仍整天忙于著书立说。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到右侧臀部隐隐作痛,尤其在坐下时更为明显,自己还能在疼痛处摸到一个鸽蛋大小的硬疙瘩。宋教援心想:难道屁股也会坐出茧?医生检查后认为他生的不是茧,是“坐骨结节性囊肿“,经手术切除后痊愈出院。
什么是坐骨结节性囊肿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坐骨结节谈起。
原来,人体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构成的,其中坐骨是构成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坐骨可分为上下两个分支,在两支骨会合处有向后下凸起的粗隆,即坐骨结节,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摩擦与受压,是坐骨的保护性装置。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
然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皮下脂肪慢慢减少,肌肉及韧带渐趋萎缩,滑囊也随之发生了退行性改变,液体分泌减少。加上有的老年人体质本来就比较消瘦,又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或有盘腿久坐的习惯,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还有长期不合理的摩擦、挤压、负重、创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创伤性滑囊炎的发生,而这种滑囊炎大多发生在一侧坐骨上,这可能与坐力的不平衡有关。滑囊炎发生之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沉着而发生粘连。这时,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形成了囊肿。
老年人预防坐骨结节性囊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善坐具。平时如果习惯于坐木椅、硬板凳者,可改坐藤椅或沙发,也可在硬质坐具上放置较厚的海绵垫、布垫,能够减轻硬质坐具对坐骨结节的摩擦与对抗力。2.讲究坐姿。要改变不良的坐姿习惯,例如坐时不要翘起二郎腿或者长时间盘腿而坐,尽量使两侧坐骨结节均衡承受上身体重,避免无意识地厚此薄波而引起病变。3.静中有动。平时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每次坐半小时至1小时后站起来伸伸腰、弯弯腿,活动一下筋骨,并用手轻轻按摩坐骨结节部位3~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新陈代谢。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您的坐骨结节就能够保护得好,坐骨结节囊肿也就不会轻易“光临”了。
患有坐骨结节囊肿的老年人,轻者不必治疗,任其自然,重者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时,则应及时去医院骨科诊治,治疗方法可采用红外线透热疗法,还可用0.5%~1%普鲁本辛5ml加醋酸强的松龙25mg作滑囊内封闭,每周1次,连续3次,可获得良好疗效。倘若经过上述治疗症状仍未改善,则可手术切除病变的滑囊,以彻底去除病根。 (唐 文)
坐骨结节囊肿是骨科的常见疾病,临床诊断该病以往主要依靠病史及查体,缺乏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5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超声资料完整的45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该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45例坐骨结节囊肿患者,男18例,女27例,年龄26~79岁。其中,右侧25例,左侧16例,双侧4例。患者多以臀部无痛性肿块就诊。使用仪器DIASONIC、GE500、HDI4500、5000等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10~12MHz。患者取俯卧位、侧卧屈膝位或肘膝位,暴露臀部,对左右臀部进行多切面探查,发现囊性肿块时仔细观察肿块大小形态、轮廓边界、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等。
2 结果
本组45例坐骨结节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囊性肿块的最大长径23~70mm,平均约55mm,后径11~50mm,平均约30mm。在皮肤与坐骨结节之间查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囊状无回声区,可为椭圆形、扁平状或裂隙状,其壁较厚,边界清楚,内壁多不光滑,囊内可有线状分隔回声,内部透声较差,可有细弱的光点回声;囊壁周围可见点片状血流信号,可探及低速低阻动脉血流频谱。手术发现:臀部的囊性肿块有蒂与坐骨结节相连,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分界清楚,囊壁较厚,内部可不光滑,囊腔可为单房或多房,囊液为暗褐色液体。病理诊断:坐骨结节慢性滑囊炎。
3 讨论
坐骨结节囊肿,即坐骨结节滑囊炎,是坐骨结节滑囊的慢性病变,见于长期久坐工作者及年老者,以女性多见[1,2]。可能由于突出的坐骨结节部位长期反复摩擦受损,而引起滑囊充血、水肿,滑囊壁增厚,囊腔内滑液增多,且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使囊壁不光滑,囊腔分隔为单房或多房。
本组坐骨结节囊肿的声像图表现与坐骨结节慢性滑膜炎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3]。如滑囊因摩擦受损囊腔内渗出多少不等的液体,超声表现大小不等的囊性肿块;囊腔内的渗出的液体有无感染,而表现为无回声或细弱回声光点;有纤维素沉积,可表现为囊壁增厚,囊腔内线条状分隔回声等。在超声检查中,对肥胖患者或坐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