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PAGE
课堂教案
授课题目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吸收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
与
教学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以及食物吸收的方式及过程、消化吸收过程。通过学习,掌握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及过程。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重点:消化、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
难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部位和过程。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思路
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1)消化:人体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能被生物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食品的消化有两种形式:
化学性消化:是靠消化液及其酶的作用,把食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消化作用的化学反应机制是水解作用。
物理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靠消化道运动如口腔的咀嚼和消化管的蠕动,把大块食物磨碎。
(2)吸收:食物经消化后,所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被机体细胞所利用,称为吸收。
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单糖、氨基酸和某些脂质以外,其它高分子营养素(多糖、蛋白质、肽和一部分脂质)在被吸收利用以前,都必须先经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中各种酶的催化下水解。
二、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1、消化道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肌性管道,它既是食品通过的管道,又是食品消化、吸收的场所。根据位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消化管通过蠕动、节律性分节运动、摆动和紧张性收缩等运动方式混合食物和推进食物。
2、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小肠腺等。
三、消化液的成分、性质、作用
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消化。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消化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其中消化酶是重要的成分。
(1)口腔消化:口腔的主要消化功能就是通过咀嚼把进入口腔内的大块食物初步磨细切碎并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以利于食物的吞咽。
(2)胃:胃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对食团进行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而形成食糜,同时也能调节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从而调节消化吸收的快慢。
(3)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胰液是含有碳酸氢钠和各种消化酶的碱性液体。食糜先被这些碱性消化液中和,然后它所含的高分子营养素即受各种消化酶作用而分解。胆汁含有胆酸盐,能乳化脂肪,使其能更好地分散在水中,有利于它的消化和吸收。小肠腺分泌的肠液中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能进一步对食物进行消化分解。
(4)大肠:在大肠所分泌的碱性粘稠液中,几乎不含消化酶,但是小肠液中的酶随着食糜一起进入了大肠,所以在大肠内,食物的消化作用仍在继续进行。吸收水分、食物残渣的临时贮存场所。
1、唾液
唾液的性质与成分:是无色、无味、近中性的低渗或等渗液体;其中水占约99.5%,还有少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粘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无机物主要有钠、钾、钙、硫氰酸盐和氯等。
唾液的作用: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引起味觉;清洁、保护口腔,溶菌酶可杀灭微生物等;黏蛋白使食物黏合成团,便于吞咽;淀粉酶可简单消化淀粉。
2、胃液
(1)性质:是透明、淡黄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
(2)成分:胃酸(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糖蛋白)、内因子和水。
(3)作用:
① 胃酸(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维持胃内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杀菌;蛋白质变性;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等。
② 胃蛋白酶——胃中主要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它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腺细胞,分泌入胃内的酶原并不具有活性,必须经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激活后,才具有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可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简单的分解。
③ 黏液(糖蛋白)——润滑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机械损伤;降低HCl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防止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参与形成胃粘液屏障,保护胃粘膜细胞;抵御H+的侵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
④ 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免受小肠内蛋白水解酶的破坏并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对其的吸收。
3、胰液
(1)性质:无色、无嗅的弱碱性液体,pH值为7.8-8.4。
(2)成分:含大量水分、有机物及无机物;
无机物——碳酸氢盐;
有机物——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内肽酶)、羧基肽酶A或B(外肽酶)、核糖核酸酶RNAas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ase等。
(3)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病历书写规范版2025.pptx
- 铃木船外机 DF325A 350A 中文维修手册.pdf
- 八年级初二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年天津卷高考试题(含答案)(精校版).docx VIP
- 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工艺PPT.ppt VIP
-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YYT 0292.1-2020 医用诊断 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docx VIP
- CRM二期-高阶蓝图规划 V0.98-德邦物流.pptx VIP
- 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docx VIP
- 教育培训机构劳动合同范文(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