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淡水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
1、常见虾(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哪些主要疾病?
(1)细菌性疾病:弧菌病(亦称红腿病、败血病)、烂眼病、烂鳃病、肠炎病、烂肢病、烂尾病、褐斑病(腐壳病)、发光细菌病、丝状细菌病;
(2)寄生虫疾病:纤毛虫病、虾微孢子虫病、虾簇虫病、虾波豆虫病;
(3)非病原性疾病:肌肉白浊病、痉挛病、脱壳不遂征、软壳病(又称钙缺乏症)、黑斑病、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黑死病)、黄曲霉素中毒病、虾气泡病。
(4)病毒性疾病:白斑综合症(WSSV)、桃拉病毒病(TSV)、黄头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病(HPV)、对虾杆状病毒病(BP)、呼肠弧病毒病(REO)、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
2、养虾防病最关键应注意什么?
(1)池基要好,清塘消毒到位,池周清洁无杂草及废弃物;
(2)虾苗要健壮,如瘦弱就要设法尽快标粗,否则没有希望;
(3)把好水质管理关:“肥、活、嫩、爽”最重要;
(4)严防天气突变及池水变化太大;
(5)投饲要把握宁少勿多,坚持优质饲料,平时经常投喂虾蟹多维宝。
3、淡水虾对水质有什么具体要求?
(1)“肥、活、嫩、爽”,但更强调活、嫩、爽;
(2)透明度控制在25~40公分,不同阶段或季节不同,幼虾前水质要肥一点,高温期或起捕前要淡一些;
(3)pH值控制在7.5~8.5最好;
(4)氨、亚硝酸盐均应小于0.02mg/L;
(5)溶解氧不低于2 mg/L。
4、★什么是白斑综合症(WSSV)?应如何防治?
病因:该病由白斑综合症病毒引起。
症状:初期病虾厌食,离群,活力下降,行动迟缓,偶尔间断浮出水面,肠胃内无食物;中期病虾在池边独游或潜伏池底;头胸甲及腹甲容易揭开而不粘连,体表常附有粘物,甲壳内侧白点,特别是头胸甲剥离后可见有黑白相间的不规则的斑点,有时变为淡黄色,严重者白点连成白斑,在显微镜下观察呈重瓣的花朵状。大部分病虾第二触角折断。以病后期典型的症状为体色稍变红或灰白,血淋巴浑浊,肝胰脏肿大、糜烂,呈现淡黄色或灰白色。
病灶在甲壳下上皮、结缔组织、造血组织等,病理观察可见胞核肿大,核内H-E染色着色深且均匀,染色质与核仁消失。严重者核膜破裂,病毒粒子分散于细胞质中,细胞质混浊,细胞形态模糊不清;组织结构松散,呈现组织坏死状态。
流行及危害:该病主要发生在6~8月,传播迅速,蔓延广,1月龄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一般3~10天内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80~90%,是当前最常见的南美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之一。与斑节对虾混养中,会出现交叉感染及继发感染病害。
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经鳃腔膜的微孔进入虾体,引起全身的病变。死亡期随着体长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条件恶化是诱发该病主要的外界因素。水温20~26℃为急性暴发。北方夏初、秋季,南方在水温较低的第一、第三批虾养殖期间易发病。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本病暴发。
诊断:外观头胸甲出现白斑可进行初步诊断。确诊可用DNA探针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或ELISA等方法。
防治方法:
①用漂白粉、强氯精彻底清塘消毒,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杜绝病原随苗种带入;
②加强饲养管理,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原的水源,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
③保持虾池环境的相对稳定,用“活力菌素”、“活嫩爽”、“富藻素”调控水质;
④加强巡塘,经常开启增氧机,当疾病流行时要停止换水;
⑤科学投饲,少吃多餐;
⑥用聚碘、戊二醛溶液等消毒杀菌,严格防止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5、★什么是桃拉病毒病(TSV)?应如何防治?
病因:病原为桃拉病毒,TSV主要在细胞质中增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若其感染条件得以基本满足,就可能在该区定殖。但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其中环境因子是疾病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状:早期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虾体无明显改变,仅尾扇出现蓝色斑点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点。肉眼分不出肝脏和心脏,只能看出肝脏肿大或变淡红。病毒感染后2~3天食欲猛增,大触须变红,肌肉变浑浊。后期肝胰脏肿大,变白;红须、红尾、壳软(注意区别),体色变茶红色,尤其是尾扇和胸甲变红部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头胸甲有白斑;大部分病虾肠道发红且肿胀,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张;病虾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消化道内无食物,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