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火灾事故处理案例
案例一某矿带式输送机巷高冒区自然发火的处理
(一)概况
1999年12月23日5时,某矿东翼带式输送机大巷-540~-530m上山段C13煤层高冒区严重自然发火。经过紧张的抢救,于12月25日早班稳定了火情,中班恢复了生产。
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4.7,煤的自然发火期3~6个月,为中央并列单翼混合式通风。
事故发生在东翼带式输送机大巷-540~-530上段的C13煤层高冒区。该采区煤层平均厚度4.8m,煤层倾角6°-8°,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在煤层大巷施工过程中发生煤层冒顶,冒顶高度达5m,长度约10m,采用木垛接顶,金属网、水泥背板背帮背顶,U形支架支护,并进行喷浆处理。但受1152(3)案例二某矿掘金工作面火灾及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2002年2月6日凌晨3时,某矿掘进101队工作面(采煤1队S1采区11228工作面降压风巷)爆破着火,引起芭片及煤燃烧。在处理过程中,又相继发生3次瓦斯爆炸,给矿井安全生产和抢险救灾工作造成严重威胁。救护队闻警出动,经过中队联合作战,历时12天,共出动36队次,至2月28日完成对灾区的永久密闭,顺利完成事故处理。
矿井采用竖井、集中石门、运输大巷开拓全井田,共有可采煤层10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臂冒落法,炮采。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3-6个月。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33%-42%.
S1采区是该矿的主要采区,有两个工作面。11228工作面位于该采区二阶段B8槽东翼,走向长260m,倾斜长110m,煤层厚度2.2m。倾角21°.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段遇走向断层,遂由掘进101队施工降压风巷,掘进约60m处,2002年2月5日夜班爆破后产生火灾及瓦斯爆炸事故。
(二)事故的发生及处理经过
1.事故的发生
经调查分析,火灾的发生是由于该掘进工作面处于断层附近,掘进进度快,瓦斯涌出量较大,2月5日夜班打眼后装药不合格,泡泥封孔长度不够,爆破火焰引燃瓦斯,继而引起芭片及浮煤等可燃物燃烧。现场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无法控制。救护大队于2月6日3时20分接到集团公司调度室通知,大队立即命令四中队出动,2个小队赶赴事故现场,并将事故情况向大队领导汇报。
2.事故处理经过
四中队接到命令后,两个值班小队迅速赶到矿井对灾区进行侦查。大队和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相继赶赴事故现场,并成立了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初步拟定3个方案: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直接灭火。
(2)如无法直接灭火,则尽可能在降压风巷口快速建立临时密闭,封闭着火巷道。
(3)如火势发展很快,近距离作业有安全危险,则退至11228工作面下顺槽适当位置建立临时封闭墙,对工作面实施封闭。某矿掘进工作面火灾事故,如图3-2所示。
由于灾区人员已全部撤离,四中队2个小队都从进风巷进入对灾区进行侦查,在侦查中测得工作面降压风巷以下1m处CH4;0.8%、CO:2000ppm,温度t:50℃,烟雾较大,能见度只有0.5m;降压风巷口CH4:1.2%、CO:3000PPm、温度t:60℃,浓烟滚滚,无法继续前进,经用水管洒水降温、灭火,毫无效果,领队指挥员立即将现场情况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
由于火势发展很快,瓦斯涌出量大,第一和第二方案已不具备实施条件,且危险性大。指挥部决定在下顺槽巷道建立临时密闭,隔断风流,控制灾情发展。2个小队选定位置,于5:30停止局部通风机供风,7时完成木板密闭,并用快速密闭对墙面和周边进行喷涂,增加严密性。密闭完成后,救护队人员撤出,矿方留3人在距事故地点约600m处的机电硐室警戒观察。
上午9时40分灾区发生瓦斯爆炸,临时密闭遭到破坏,在机电硐室警戒的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大队领导得知变故后,立即率三中队一个小队,并通知一中队出动一个小队赶赴事故矿井。由于灾情发生了变化,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指挥部决定将事故定性为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处理。先观察48小时,待灾区情况稍稳定后再采取措施处理。
下午由一中队一小队在s1bc运输石门联络巷交叉口观察监视灾区情况(此点距事故约1200m),并每隔30分钟向指挥部汇报一次,当班无异常。夜班由四中队1个小队监视,约23时40分,灾区发生第二次爆炸,监视人员听到爆炸声,感觉到风流的颤动;7日全天未发现灾区有异常情况。通过48小时观察,灾区情况比较稳定,指挥部决定封闭灾区。为了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封闭的位置选择在距事故点较远、不易受爆炸波冲击的地方;同时由于通风系统复杂,回风侧巷道较多,决定先封闭进封测,待灾区进一步稳定后在封闭回风侧。进风侧分别在S1B运输石门和带式输送机机头联络巷建立砖石墙,并对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