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权法期末复习重点详解
一、物权的概念特征 P209—P210
● 概念: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特征:
1、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
2、物权是权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权利;
3、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
二、物权的效力 P212—P215
(一)物权的优先效力
1、物权相互间的优先效力:优先享受其权利;先成立的物权(压制)优先于后成立的物权。例外:限制物权优先于所有权;法律规定了物权相互间实现的先后顺序时,依法律规定。
2、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例外:买卖不破租赁;特别法赋予优先效力的债权可优先实现等。
(二)物上请求权(请求权效力)
指物权具有的排除他人妨害、恢复权利人对物的正常支配状态的效力。
1、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物上请求权是以物权为基础的一种独立的请求权。
2、物上请求权的内容(种类):原物返还请求权;妨害排除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
3、物上请求权的行使:有通过诉讼方式和诉讼外行使(自力救济)两种。不必非得以诉讼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意思表示的方式为之。
4、物上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区别:
(1)二者发生的基础与根据不同;
(2)目的不同(物上请求权旨在恢复物权人对其标的物的圆满支配状态,债权请求权的目的则在于实现债权,消灭债的关系或消除损害);
(3)内容不同(债权请求权的内容主要是请求为给付或填补损害);
(4)对损害的要求不同。
(三)物权的排他效力
前提要求是占有的就不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1、所有权和所有权不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2、所有权和他物权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3、用益物权和用益物权不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占有);
4、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5、抵押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6、抵押权和质权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7、质权和质权原则上不可以同时并存于一物之上。
(四)物权的追及效力
一旦在一物上成立物权,不管物流离何处物权人都可以追及到物所在并主张物权。物权的追及效力受善意取得和时效取得的阻断。遗失物和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但除法律规定的不可以使用善意取得物权。
三、物权法定主义原则 P216—P217
(一)物权法定主义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1、物权的种类法定,又称类型强制;
2、物权的内容法定,又称类型固定;
3、物权的公示方式、效力和取得方式法定等。
(二)违反物权法定主义的后果
1、违反物权种类法定的,不得认可为物权;
2、违反物权内容法定的,无物权的效力;
3、部分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的,其他部分仍可有效;
4、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并不排除产生其他法律行为的效果。
四、物权的变动 P219—P222
1、概念:物权变动,是物权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
2、原始取得(固有取得):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
3、继受取得(传来取得):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及权利人的意思而取得物权。
4、公示原则:物权的公示,是指以公开的、外在的、易于查知的适当方式展示物权存在和变动的情况。公示原则就是法律上要求当事人必须以法定的公开的方式展现物权变动的事实,否则,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的原则。
5、公信原则:以法定方式进行公示的物权,具有使社会一般人信赖其正确的效力,即使公示的物权状况与真实的权利状态不符,法律对信赖公示的善意第三人从公示的物权人处所取得的权利仍予以保护的原则。
公示、公信原则主要是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公示原则主要在于使人“知”,公信原则在于使人“信”。
五、物权变动的原因 P222—P225
1、基于民事行为的物权变动;
2、非基于民事行为的物权变动:事实行为与事件等(先占、拾得遗失物、添附、混同);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
六、物权变动的模式 P225—P227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的不同模式
1、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是债权合同的效果,交付和登记不过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而已,对于当事人之间的效力没有任何影响。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地役权设立、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取得
2、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的效力的发生直接以登记或交付为条件
3、债权形式主义:除债权合同外还需要登记或交付形式要件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的基本模式
1、第28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2、第29条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3、第30条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七、交付的方式 P227—P228
1、交付的一般形态:现实交付(委托交付)
2、交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96】82页PPT农业集团企业信息化总体解决方案(豪华版).pptx VIP
- 2025至2030自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北师大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七章 热现象单元练习题.doc VIP
- SMTC 5 320 040 与空气接触橡胶材料要求(20130531).pdf VIP
- 酒厂(白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doc VIP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含解析).pdf VIP
- 2019年上海科技大学991数据结构与算法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pdf VIP
- 职业中等学校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英语 第一册(五年制高职)课件全套 Unit1 A New School---Unit8 Time to Celebrate.pptx
- 四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讲稿-三角形和四边形-图形稳定性的应用--精品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