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_地质学基础__复习整理解说.doc

中国石油大学_地质学基础__复习整理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复习提纲整理(黄蜂版) 绪论 1、地质学:是指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面——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规律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思维方法:它是指用现在观察到的自然规律去解释地史所发生的同类过程的一种历史比较的方法。 第一章、地球概述 第1节、地球表面特征 1、大陆架:指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是大陆在水下的自然延伸部分。 2、洋 脊:一般海底的山脉叫海岭。贯穿洋盆,呈线状延伸几千公里的海岭,顶部有中央裂谷的叫洋脊或洋中脊。 3、岛 弧: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火山列岛。 1、大西洋大陆边缘进一步划分: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基 2、海底地形的划分 1、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即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大小。南北两半球并不对称,北极凸出约10m,南极凹进约30m。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2节、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1、重力异常:是指校正后实测值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 3、地温梯度:每向下加深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地温梯度。 3、地表以下依温度的分布状况和热源的分层。 由表及里,可分为三层: 外热层——其地温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 。向下温度降低。 常温层——其地温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温度。 内热层——常温层以下的温度层。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1、地壳平均密度:5.52g/cm3 4、地磁场三要素: 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交角。 磁倾角——磁力线与水平面的交角。(纬度越高,倾角越大,在磁极上为直角,赤道处为零。南半球—北针上倾为负,北半球—下倾为正) 地磁场强度:地球上某一点的磁场强度。 3、地壳浅处平均地温梯度。 地表至70km 2.5摄氏度左右 往下逐渐表小,约为0.5-1.2左右 第3节、地球的结构 4、软流层:超过400千米界限,波速逐渐上升,恢复正常,称该地震波速降低的低速带为软流层。 5、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称为岩石圈。 5、地球内圈的划分;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壳的类型: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 6、地震波的主要类型。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其中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波速为横波的1.73倍。 2、大陆、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 大陆地壳 33千米 大洋地壳 6千米 第4节、地壳的物质组成 1、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的重量百分比。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 氧硅铝铁钙 第二章、地质作用 第1节、概述 6、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动力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地质年代表 8、地质作用的分类。 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 地震作用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第2节、内动力地质作用 一、地壳运动 7、地壳运动:由内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2、构造运动:由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的缓慢的机械运动 1、构造运动分类 按发生的时间,可划分为: 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新近纪(晚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 古构造运动——新近纪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 9、地壳运动依方向的分类 升降运动 水平运动 二、地震 1、地震:内力引起的地壳的快速颤动 。 2、震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3、烈度:地表面及其上的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强烈程度。 4、构造地震:地应力的累积超过岩石临界强度而产生的地壳断裂。占全球的90%,数量多、破坏大。 10、地震依震源深度的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不超过70km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km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km以上 11、地震的成因分类 构造地震 陷落地震:由悬空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震。局限于现代火山活动带,强度不大、震源较浅、范围较小,占7%。 人工地震:因施工打桩、地下核试验、人工爆破、水库等人为原因引起的地震。规模小、范围小。 1、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全球地震的分布规律。 三、岩浆作用 1、岩 浆:是地球深处天然产出的高温、高压、含大量气体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熔融体。 8、岩浆作用: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12、岩浆依二氧化硅含量划分的基本类型 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 基性岩浆——二氧化硅含量在45%-52%之间 13、岩浆作用的类型 按岩浆活动的部位分为火山作用及侵入作用 2、熔岩的类型 14、常见的侵入岩体的产状 4、火山锥的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