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总结
关于杂化
① sp杂化轨道:是1个ns 轨道与1个 np 轨道杂化形成2个sp杂化轨道。BeCl2的成键过程,Be原子的杂化。两个sp 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80o,空间构型:直线型。
②、SP2杂化轨道:是一个原子的1个nS轨道和2个nP轨道之间进行杂化,形成3个等价的SP2杂化轨道。3个SP2杂化轨道互成120°,sp2杂化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例如BCl3的成键过程,B原子的杂化。
③、SP3杂化轨道:是一个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之间进行杂化,形成4个等价的SP3杂化轨道。4个SP3杂化轨道互成109.5°,sp3杂化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例如CH4
的成键过程,C原子的杂化。
常见几个有机物杂化
乙烯分子中的C原子,用1个2S轨道和2Px、2Py轨道进行SP2杂化,SP2杂化轨道呈平面正三角形。成键的2个C原子各以1个SP2杂化轨道彼此重叠形成1个C-Cσ键,并各以两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H原子的1S轨道形成2个C-Hσ键,这5个σ键其对称轴都在同一平面内。每个C原子余下的2Pz轨道彼此平行地重叠,形成π键。
C原子SP2杂化轨道 ↑ ↑ ↑ 未参加杂化的Pz轨道 ↑ ⊥SP2杂化轨道平面
乙炔分子中的C原子,用1个2S轨道和1个2Px轨道进行SP杂化,SP杂化轨道呈直线形。成键的2个C原子各以1个SP杂化轨道彼此重叠形成一个C-Cσ键,并各以另1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H原子的1S轨道形成2个C-Hσ键,这3个σ键其对称轴都在同一直线上。每个C原子余下2Py和2Pz轨道,2个2Py和2个2Pz分别平行地重叠,形成的键π键共有2个。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
极性:两个不相同原子形成的键,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它们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就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使得电负性强的原子的一端具有部分负电荷(δ-表示),而另一端部分正电荷(δ+表示)。
诱导效应:由于分子内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引起分子中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平均,且这种影响沿分子链静电诱导地传递下去,这种分子内原子间相互影响的电子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I)效应:由吸电子基引起的诱导效应。
斥电子诱导(+I)效应:由斥电子基引起的诱导效应。
由于s成分越多极性越大,所以电负性:spsp2sp3
几个常见易混淆的新概念
同系列: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CH2或其倍数 CH2的一系列化合物。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系差:相邻的两个分子式的差值, —CH2—。
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结构:分子中原子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次序以及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构象(Conformation):由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
由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构象异构体
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
自由基取代反应: 通过自由基取代分子中氢原子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取代反应。
(1)卤化反应
(2)卤化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机理 Reaction Mechanisms):是指化学反应经历的过程,是对某个化学反应逐步变化过程的详细描述
烷烃卤代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反应特征:
1) 在光照、加热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2) 有自由基中间体生成(均裂反应)
3) 释放能量,反应速度很快
4) 经历链引发、链传递(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氯代反应活性: 叔氢仲氢伯氢
卤素与烷烃的反应活性次序: F2Cl2Br2I2
H 的活性:叔H 仲H 伯H
小环环烷烃的加成反应
环丙烷、环丁烷易开环发生加成反应
(a) 催化加氢
(b)加溴
(c) 加溴化氢
注:(1)不对称的三元环与卤化氢的加成,符合马氏规则
(2)环的断裂发生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
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催化加氢
使用Lindlar催化剂可以得到顺式烯烃
在液氨溶液中用钠或锂还原炔烃,主要得到反式烯烃
注:双键上取代基增多,空间位阻加大,催化加氢速率降低.
氢化是放热反应
氢化热:一摩尔烯烃氢化时放出的热量。
氢化热越小,说明原子不饱和烃分子的内能比较低,稳定性越大
炔烃比烯烃更容易进行催化加氢(因此当双键和三键同时存在时,双键优先被氧化)
烯烃顺反异构体稳定性:
反式 > 顺式
双键碳原子连有烷基数目↑,氢化热↓ 氢化热↓, 稳定性↑。因此,烯烃的稳定性次序为:
炔烃的稳定性次序
炔烃与结构相似的烯烃相比,稳定性较差
亲电加成
(1)与卤素的加成
烯烃比炔烃的亲电加成容易进行
烯烃双键上连接的烷基越多,反应越容易
(2)与卤化氢的加成
活泼性: HI>HBr >H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