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氨基树脂及丙烯酸树脂 交联:醚化的氨基树脂和多羟基聚合物(多元醇)发生醚交换反应。 氨基树脂中的醚较活泼,可以和醇、酸、酰胺反应。 控制甲醛的量,可得到不同数目羟甲基的三聚氰胺及其醚化产物。 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及三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 工业上只能制得含量为50%的产物。 以上反应都是可逆的,可以相互缩合,也可发生自缩合反应。 7、用于生产氨基树脂的原料主要有 、 、 。 (氨基化合物、醛类、醇类) 8、热固性涂料中最重要的交联剂是 氨基树脂 。 10、潜酸催化剂是指在常温条件下,它不 具有催化性能 ,而在高温下 可分解出酸 ,起催化作用。 11、MF树脂可与其他树脂上的 羟基 、 羧基 和胺基反应,形成 交联结构 。 12、氨基树脂概念 是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与醛类(主要是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 13、写出三聚氰胺、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结构式。 4.2 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是在涂料中应用最多、最重要的烯类树脂。用途:涂料、黏合剂、纺织助剂等领域。 丙烯酸单体与甲基丙烯酸单体性质上有明显不同。以均聚物为例: 聚甲基丙烯酸酯:空间阻碍较大,链旋转困难,Tg较高,高抗张强度和低的伸长率,很好的抗水解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 聚丙烯酸酯:阻碍较小,链旋转容易,Tg较低,有高的伸长率,但抗张强度低。另外,由于和羰基相邻的氢原子反应活性高,易被自由基所夺取,水解稳定性、光化学稳定性稍差。 丙烯酸树脂的研究最早始于1805年,1953年才用于涂料。 丙烯酸涂料性能: 优异的耐候性 广外曝晒耐久性强, 耐光性 耐紫外光照射不易分解和变黄, 能长期保持原有的光泽和色泽, 耐热性 在170度温度下不分解、不变色, 耐腐蚀 有较好的耐酸、碱、盐、油脂、 洗涤剂等化学品沾污及腐蚀性能, 极好的柔韧性 应用领域: 用于汽车、家电、飞机、电子、造纸、纺织、 金属、建筑、塑料、木材等工业上的保护和装饰。 丙烯酸酯的共聚合反应:大多用自由基聚合形式进行,它可以经过配方的调节得到不同硬度、柔韧度和其它要求的性质。 构成的涂料有: 溶剂型、水分散型、水稀释型、粉末型 以及光敏性涂料。 5.2 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与共聚单体 常用单体 硬单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酸乙烯酯 聚合物玻璃化温度较高,膜较硬且脆。 软单体: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已酯 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低,膜软且粘。 单独使用都不能满足要求。 5.3 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基本反应 自由基反应,经过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3个基本过程,并伴随链转移。 5.4 溶剂型丙烯酸涂料 最早使用的是热塑性丙烯酸涂料。 50年代中期后在美国它几乎取代了汽车用的硝基漆。但其固体含量太低(12%),大量溶剂逸入大气中。 进入70年代后用量急剧下降,取而代之发展的是热固性丙烯酸涂料,特别有前途的高固体份的丙烯酸涂料。 一、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由基溶液聚合 溶剂:甲苯/丙酮 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或偶氮二异丁腈(AIBN,单体浓度的0.2%~1%) 使用BPO,聚合物有支链,可引入苯环,影响抗紫外性能。用AIBN较好。 反应温度:90~110℃ 一般要求 约9000,在室外使用有突出保光性。高于105000时喷涂会有拉丝现象。 平均相对分子过高对保光性改善不明显,且影响固体含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愈窄愈好,可以使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树脂,保光性好。 单纯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太脆,附着力差,溶剂不易挥发,因为Tg高。需加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丁酯等。 通过共聚可以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质。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柔韧性增加。 典型共聚配方如下: MMA/BA/HEMA/A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