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3年衢州市中考社会-思品试卷分析及2014备考建议 一、2011-2013年中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1-16为选择题(16×2=32分) 17-22题为非选择题(共48分) 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开卷考试。 17-22题分数分别是: 2011:8+8+8+8+8+8=48 2012:8+7+8+8+8+9=48 2013:8+8+8+7+8+9=48 (二)选择题考点分布情况 (三)非选择题考点分布情况 第17题分析 (一)试题 [2011年] 17、(8分)正在施工建设的杭(州)长(沙)铁路客运专线(图4)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网主骨架之一,横跨三个省级行政区,设计运行时速达350公里。 (1)衢州在杭州的什么方向?长沙是哪一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2分) (2)概括杭长铁路经过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4分) (提示:从主要地形、气候特点两方面作答) (3)请简要分析杭长铁路的建成对促进衢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2012年]17.(8分)?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经过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右图)。请你根据此图,运用所学知识,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东、西)半球。(2分)(2)结合相关地图,判断王先生当时正位于 (省)境内。(1分)(3)高速公路的走向是 ,?高速公路通过甲地时两侧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2分)(4)王先生感觉A山峰比B山峰高,他的感觉正确吗?为什么?(3分) [2013年]17.(8分)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右图的三个城市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中心的是 ,该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2分)(2)图中字母A指的是 河,该河中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2分)(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与图中 mm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2分)(4)根据上图分析甲区域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习惯上的特色。(2分) [2011年]18、(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下政权,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的变化。——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用史实说明理由。(2分)代表城市理由广州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化岗起义。武汉南京(2)辛亥革命被誉为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历史性巨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根据材料二,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4分) [2012年]18.(7分)读“乾隆年间西方国家部分大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此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1)写出A处的文件名。(1分)(2)根据上表,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乾隆年间西方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3)请列举一则史实说明“此时,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4分) [2013年]18.(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黄海激战中,中国北洋舰队官兵奋勇作战。致远舰弹药已尽,仍开足马力冲向敌舰,不幸中敌舰鱼雷,管带邓世昌与舰上官兵二百多人壮烈牺牲。对联——时代的见证 宣传民主维新 倡西学 发展资本主义 批判专制守旧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近代史上中国官兵在什么战争中的抗争?北洋海军在战争中惨败宣告了什么运动的破产?(2分) (2)材料二中的“对联”反映了哪一救国探索运动?为顺应“世界潮流”,图中历史人物领导了一场什么救国运动?这场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果?(4分) (3)从中国近代史的一次次救国探索运动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011年]19、(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5:“十一五”期间浙江省 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