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一章货币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 2.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 3.理解货币的职能; 4.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5.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本章结构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第二节 货币的形态与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层次 第四节 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概念与本质 一、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是几千年前才出现在人类生活中 (一)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出现的事情。 (二)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二、古代货币起源 (一)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先王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供后人使用的。 (二)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初期的原始社会中,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产品也转化成了专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形式。)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价值形式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在货币形式下,就产生了货币。因此,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和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上的货币起源 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 普遍等价物的出现:布、盐、烟 贝币的出现(夏后以玄贝):齿贝 (贝字在汉字中的地位:财、货、贵、贫、买、卖、赎、账、债、赊、贷) 贝币的原因:获得性、加工性、保存性 珠玉(上)、金(中)、刀布(下) 中国货币发展简史 贝币、珠玉、金、刀布(帛) 多姿多彩的春秋战国货币 铜钱(秦汉):孔方兄,半两,珠锱 书生浪漫的货币改革者:王莽 陏唐:通宝(重量单位不再) 宋、元:纸币出现 明清:银、钱并用 民国:银本位、银元制、法币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 电子货币具有如下特殊属性: 多元货币 在线货币 虚拟货币 信息货币 ☆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银行卡上,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卡发卡量已突破11亿张。 二、货币的概念 (一)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且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能力 货币体现着某种社会关系 (二)货币金属说 货币就是金属(商品),其价值由金属(货币材料)的价值决定。 主要经历从重商主义者向古典学派转变。 (三)货币名目说 货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一种计算单位,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1.早期:巴本的货币国定论、贝克莱的货币计算比价论、斯图亚特的劳动价值论等等。 2.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管理通货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货币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本质的颠覆性的新观点—— 货币交换将为“精密的物物交换”所取代 在完全不受政府干预的竞争性市场机制中,社会的支付体系将不存在任何外在货币(Hall,R.E.1982)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传统的五大职能说(马克思)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储藏手段 世界货币 马克思认为,典型的货币——黄金具有五个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一)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二)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商品定价。 (三)货币之所以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与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具有相同的质,即价值。所以在量上就能比较。 (四)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给商品标价,这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或想象的货币。 二、流通手段 涵义:流通手段是指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流通手段 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储藏手段 涵义: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或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货币产生至今,其形式已发生了不少变化,从定值货币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货币储藏的形式也在变化,从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储藏到当今信用货币———价值符号的替身作为价值储藏的典型形态。 四、支付手段 (一)当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