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渠帅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运动的措施 失败的原因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明治维新的措施 明治维新的结果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历史背景 1 措施 2 结果 3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筹划海防 创办民用工业 2 3 1 创办新式学堂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筹划海防 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正规筹建海军的活动。到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学堂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 结果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谋取暴利,使企业难以发展。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历史背景 1 措施 2 结果 3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冲击,商人阶层富裕起来,传统封建统治阶层经济上日益贫困。封建统治的主要力量武士阶层逐渐崩溃(大盐平五郎起义)人民起义平频繁。西南强藩实力增大。 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埋下了幕府灭亡的导火线 第四,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改革土地制度,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 第一,实行“奉还版籍”政策,建立中央集权。 第二,改革身份制度。 第三,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发展近代教育。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成功的原因 1、日本人文化崇尚团结,本性争强好胜,注重学习,民族性具有相当活力。 2、日本自古以来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并不稳固。 3、既然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在日本没有什么太大根基,推翻幕府自然比推翻清朝容易许多,破坏性也小很多。日本天皇和将军两套元首模式可以方便除旧布新,一个不行再换一个。 4、天皇不掌权的“虚君”历史也有助于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立宪”,但至少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5、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顺畅,日本商人地位卑下,但因为社会结构的关系,其自由度和社会影响也远比中国商人大,因此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在日本也颇受欢迎。 结果方面的 部分相同 方式相同。 内容相同。 目的相同。 相同点 背景相同。 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两国都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 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 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这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是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