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为同家梁煤矿180万吨新井设计,共分十章: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及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同家梁矿区位于大同市西南约20km处,矿区对外交通便利。井田走向长度3.00公里,倾斜方向长5.50公里,面积为13.43平方公里。本井田内有多层煤,但此次设计只考虑1、2号煤层,厚度分别为5.9米、6米,1号与2号煤层相距11.26米。煤层倾角平均为4度。井田可采储量为14258.1万吨,新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61.2年。
同家梁煤矿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一面达产。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水平标高为850米。矿井主井采用箕斗提煤,副井采用罐笼作为辅助提升。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采用集中布置,工作面长200米,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矿井运煤在大巷中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1.5吨固定式矿车运输。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目 录
1 矿区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2 井田地质特征
1.3 煤层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2.1 井田境界
2.2 矿井储量
3 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3.1 矿井工作制度
3.2 矿井设计能力
4 井田开拓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4.2 矿井基本巷道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6 采煤方法
6.1 采煤工艺方式6.2 回采巷道布置
7 井下运输
7.1 概述
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
7.3大巷设备选择
8 矿井提升
8.1 概述
8.2 主副井提升
9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9.1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9.2 带区及全矿所需风量
9.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9.4 扇风机选型
9.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参考文献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
1.1.1 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矿区工农业及材料供给概述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同家梁矿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向斜中段东南侧,地理位置在大同市西南约20km处,行政隶属大同市南郊区所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12°58′29″-113°06′41″;北纬40界;东北部与白洞矿矿毗邻。
铁路:
口泉铁路支线从同家梁矿东南部穿过,并设有同家梁车站,自此向西沿口泉沟可达乔村,向东北经平旺车站而交汇于北同蒲线及大秦线,南可达太原,东可至秦皇岛,并可经大同北抵集宁、呼市、二连;东达北京等地。大同地区在口泉、西韩岭、湖东三地设编组站,煤炭货运及客运十分便利。公路:
井田内主要有口泉至王村公路通过,向东北可经口泉至大同市而通往内同家梁矿地理位置图 图1-1-1 蒙、北京、河北各地,亦可自口泉向东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干线,直达太原等地,区内尚有若干简易公路,公路交通亦十分方便。本区工业主要有:
采煤、焦化、水泥、耐火材料、陶瓷等。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药材、果品等。近年来林牧业有所发展。
1.1.2 井田的水文地质概况
井田内水量有限,矿井生产、生活用水均需从附近杏家庄引入地下水。根据区域资料本区所处位置属口泉河流域补给径流带,区域内主要河流为甘河,其发源于山阴县北绵山东泉岭,向南流经口泉、南郊、甘河等到河南入黄河,全长300多公里,流域面积省境内890 m2。
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层
下庄普查共施工奥灰延深孔3个,其延深深度分别为6号孔161.46米,9号孔64.48米,10号孔15.02米,其中6号孔揭穿上马家沟组全部,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具裂隙,但大都被方解石脉或石膏充填,含水层不大。钻孔消耗量最大为1.00 m3/小时,一般为0.50—0.8 m3/小时。此外,9号、10号钻孔为涌水孔,9号孔从35.30米开始涌水,10号孔从122.32米开始涌水,两孔直至孔底,一直涌水。因未对奥灰岩岩溶水进行抽水试验,故难对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性做出准确评价。井田内6 号孔奥灰岩进尺161.46米,通过岩芯鉴定,此段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较弱。因此要准确判定该井田奥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含水性须对奥灰地层进一步揭露,并进行抽水试验。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岩层
本组以灰色、深灰色铝土质泥岩、泥岩及砂质岩为主,致密块状,局部有不稳定定的石灰岩、细砂岩,裂隙不发育。层厚13.2—25.3米,平均20.41米,属于柔性岩石,水渗透能力很差,为良好的隔水层。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K2、K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