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第3章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易磋商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节 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 一、交易磋商的形式 口头:对面洽商、电话洽商。 书面:信函、电报、电传、EDI电子数据交换。 行为:市场上进行拍卖或购物 二、交易磋商的内容 (一)主要交易条件 (Main Terms and Conditions) 包括货物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和支付条件等内容,缺一不可。 (二)一般交易条件(General Terms and Conditions) 包括商品检验、索赔、仲裁、不可抗力等。 交易磋商的程序可概括为四个环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环节。 一、询盘(Inquiry) 询盘的内容可涉及:价格、规格、品质、数量、包装、装运以及索取样品等,而多数只是询问价格。所以,业务上常把询盘称作询价。 注意: 买卖双方均可发出询盘,买方询盘又叫递盘(Bid),卖方询盘又叫索盘(Selling Inquiry)。 询盘对买卖双方无法律约束力,但在商业习惯上,被询盘一方接到询盘后应尽快给予答复。 二、发盘(Offer) 发盘又叫发价或报价,法律上叫要约。发盘可由卖方提出,叫售货发盘;也可由买方提出,叫购货发盘。 (一)发盘的含义 《公约》第14条第1款的规定:“凡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如果其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有在其发盘一旦得到接受就受其约束的意思,即构成发盘。” (二)构成发盘的条件 根据《公约》的规定,一个发盘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 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Specific Person)提出 2. 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Sufficiently Definite) 发盘内容的确定性体现在发盘中的列的条件是否是完整的、明确的和终局的。 firm-offer(实盘) non-firm offer(虚盘) 3. 表明经受盘人接受发盘人即受约束的意思 4. 发盘采用送达生效的原则 (三)发盘的有效期 采用口头发盘时,一般受盘人只能当场表示接受,方为有效。 采用函电成交时,发盘人一般都应明确规定发盘的有效期,其规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规定最迟接受的期限 2.规定一段接受的期限 案例分析: H公司有一批羊毛待售,4月2日公司销售部以信件的形式向某市第一纺织厂发出要约,将羊毛的数量、质量、价格等主要条款做了规定,约定若发生争议将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并特别注明希望在15日内得到答复。但由于工作人员疏忽,信件没有说明要约的起算日期,信件的落款也没有写日期。 4月4日公司人员将信件投出,4月17日纺织厂收到信件。恰巧纺织厂急需一批羊毛,第二天即拍发电报请其准备尽快发货。邮局于4月19日送达H公司。不料H公司却在4月18日由于未收到纺织厂的回信,已将羊毛卖给另一纺织厂。第一纺织厂几次催货未果,向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H公司赔偿其损失。 试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四)发盘的撤回与撤销 1. 发盘的撤回(Withdrawal)(发盘未生效) (1)英美法和大陆法对发盘撤回的不同意见 (2)《公约》的精神:《公约》第15条第2款规定:“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如果撤回的通知在发盘到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到达受盘人”。 (3)发盘撤回的适用场合:发盘的撤回一般只在使用信件或电报向国外发盘时才适用。 2. 发盘的撤销(Revocation)(发盘生效后) (1)英美法和大陆法对发盘撤销的不同意见 (2)《公约》采取了折衷的规定 根据《公约》的规定,发盘可以撤销,其条件是:发盘人撤销的通知必须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传达到受盘人。 注意:在下列情况下,发盘不能再撤销: ①发盘中注明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发盘是不可撤销的。 ②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行事。 (五)发盘效力的终止 1.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 2.发盘被发盘人依法撤销; 3.被受盘人拒绝或还盘的通知送达发盘人; 4.其他原因。发盘人发盘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如所在国政府对发盘中的商品或所需外汇发布禁令等;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能力(如患了精神病等);发盘人死亡、法人破产等特殊情况。 案例分析:我某公司向美国A公司发盘售一批大宗商品,对方在发盘有效期内复电表示接受,同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