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彭老师的)民法学专题创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 法 学 专 题 主讲:彭 春 莲 副教授、博士 提纲 总则: 第1讲 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第2讲 民事权利及其冲突协调 第3讲 自然人及其人格保护 第4讲 法人及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第5讲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 第6讲 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7讲 代理权的行使及代理权的滥用 第8讲 消灭时效与取得时效 第9讲 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第10讲 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讲 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提纲: 一、法律渊源及其扩张 二、民法的法源及其适用 一、法律渊源及其扩张 the sources of the law ——法的表现方式(存在方式) 内涵: 从法律适用的意义上讲,法律渊源的实质就在于是否能成为法官裁判的依据。 大陆法系(罗马法系) 11-16世纪罗马法的法律思想风靡欧洲,对法、德影响最巨 各种法典之制定无不脱胎于罗马法。 欧洲各国效仿,并因而影响到亚洲、非洲、拉美各国 ——形成气势磅礴的大陆法系 形式特点:法典化 英美法系(普通法系): 由英国法发展而来 11世纪后英国逐渐有巡回审判及陪审制度的建立 审判案件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固有的习惯及积累的判例为主要依据 16世纪后,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其法律制度均受英国法的支配 1776年美国独立后,其民商法制及司法制度仍沿袭袭英国法 ——形成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之关系 趋势:相互渗透和接近 表现:大陆法系对判例的重视 英美法系重视法典编纂 法律漏洞 正式法律渊源产生不确定性 当正式渊源不能为案件的解决提供审判规则时,非正式法律渊就登台了 法律渊源的扩张: 基本原则 习惯 道德 基本原则及其司法适用 特征:非规范性 不确定性 衡平性 强行性 ——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 填补法律漏洞 基本原则的表现方式:抽象的一般条款 原则性规定 稳定性强 放弃细致化 内容还需要填补 “诚实信用”、“善良风俗”、“权利禁止滥用” 案例: 曲连吉诉天鲜阁酒楼收取“开瓶费”案 -案情: 曲与朋友在天鲜阁酒楼用餐,自带杜康酒,亲自开启饮用。结账时酒楼收取20元开瓶费。店堂告示有声明:“谢绝自带酒水,自带收取20元开瓶费”。 法院判决:被告退还原告20元 判决依据是:民法通则4条、合同法39条、消法9、10、40条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同法39条:格式条款 消法9、10、40:消费者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权利。 ??? ——基本原则是模糊性条款,在具体案件中应如何适用? ——何为等价有偿?等价有偿能否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成为本案的裁判依据? 案例: 李珉返还拾得物诉朱晋华等履行悬赏广告案 主要案情: 朱晋华丢失公文包在电影院,被李珉拾得。朱在天津日报刊登寻包启事三次,表示必有重谢,无果,遂再次登报声明“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酬谢15000元。”李珉见到启事后联系失主。在约定的地点交接时发生争执。 李珉诉至法院要求朱兑现报酬15000元。 天津和平区法院一审判决: 驳回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认为: “公文包内存有私人联系册,可找到遗失人,李珉并未按照线索积极寻找失主或交有关部门处理,反而等待寻包启事,违背了社会公德;朱晋华在寻包启事中所定之酬金并无法律效力,并非真实意思表示。为了维护社会公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李珉之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判决依据:民法通则58条第1款第3项及第79条第2款。 58条1款3项:“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 79条2款:“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本案审判是在物权法实施之前,如果依据物权法112条判决结果将不同。 物权法112条: 悬赏广告,应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天津市中院二审调解: 给付李珉8000元。 思考: ——应否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 ——遗失物制度应如何完善? ——直接援引基本原则条款判决的妥当性? 对于本案专家的评析(王利民): “尽管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实践中法官可以随意运用民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