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讲课用)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 外 疝 陕西电子409医院外二科 冯永安 流行病学 腹外疝是普外科领域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美国腹外疝的发病率每年超过70万人 我国的腹外疝发病率会超过每年一百万人 男女比率约为15:1 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患者约占60%~80%. 好发部位 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90%以上 股疝 5% 切口疝 脐疝 白线疝 腰疝 一、概 念 疝 Hernia 腹外疝◆ ◆腹内疝 ◆腹外疝 真性腹外疝◆ 内脏脱垂 疝 腹外疝 腹内疝 真性腹外疝 内脏脱出 腹外疝病理解剖 疝囊:疝囊颈+疝囊体+疝囊底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疝门:命名依据 疝的组成 疝环 疝囊 疝内容物 疝被盖 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 壁层腹膜经疝门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 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要 点 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小肠 难复性疝的内容物最常见为大网膜 腹外疝临床分型 按疝的内容物能否回纳分: 易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最常见 难复性疝(irreducible hernia):包括滑动疝 按疝的内容物有无血循环障碍可分为: 嵌顿性疝(incarcerated hernia) 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 嵌顿性疝或绞窄性疝常同时伴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能自由进出 粘连、巨大疝、滑动性疝 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还纳 嵌顿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血运障碍 Richter疝、Littre疝、逆行性嵌顿 滑动性疝:属难复性疝,疝内容物是疝囊壁的一部分。 疝内容物常见为:阑尾、乙状结肠、膀胱 返 回 Richter:嵌顿的疝内容物为肠管壁的一部分, 也称为肠管壁疝 Littre :嵌顿的内容物为Meckel憩室 返回 嵌顿和绞窄常多为一个肠段,但有时嵌顿的内容物为两个以上肠袢使肠袢呈W形状者称逆行性嵌顿性疝 不仅在疝囊内的,而且在腹腔内的嵌顿肠管均可发生坏死 临床表现 症状 腹内脏器组织移位而突出于体表出现包块。嵌顿或绞窄者,除伴有局部胀痛外,若内容物为肠管,则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体征 呈现部位、大小、形态不一的包块。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腹部立位平片 电解质 治疗原则 易复性或难复性疝 早期手术,以免嵌顿或绞窄 嵌顿性疝 原则上急诊手术,一部分患者可考虑先暂用手法复位,再择期手术 绞窄性疝 急诊手术 一、概述 腹内疝 腹外疝 腹股沟疝 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90% 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5% 股疝3-5% 其它腹外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 其它疝:膈疝、脑疝 二、腹股沟区应用解剖 腹股沟区解剖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及腱膜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腹股沟管浅环(外环、皮下环)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横筋膜 髂耻束,腹股沟管深环(内环、腹环) 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 腹股沟管的解剖 腹前壁、腹股沟韧带内上方,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的空隙 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两口 四壁 内口:深环 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外口:浅环 是腹外斜肌的三角形裂隙 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外 1/3有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可进入阴囊。 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Hesselbach三角)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Hesselbach三角 直疝三角的组成: 腹壁下动脉构成外侧边 腹直肌外缘构成内侧边 腹股沟韧带构成底边的 发病机制 先天性解剖异常详 解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详 解 病因及发病机制 先天性解剖异常:婴儿出生后,若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与腹腔相通,当小儿啼哭、排便等腹内压力增加时,可使未闭合的鞘突扩大,肠管、大网膜等即可进入鞘突形成疝,鞘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胚胎早期睾丸位 于腹膜后L 2-3旁 睾丸下降 鞘突下段成为 睾丸固有鞘膜 鞘突未闭或闭不全即成疝 返 回 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 腹横筋膜薄弱、缺损 腹横肌和腹内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