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基本院感要求教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一、近年来卫生部通报重大院感事件 ? ?频频曝光的血透导致丙肝感染事件; ? ?2013年连续发生丙肝事件 。。。。。。 基层医院院感存在问题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不完善。 (二)医院建筑布局和分区不合理。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与措施不到位。 1、消毒隔离问题 存在不正确使用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的现象,且对此种消毒方式的适用范围、浸泡浓度、时间等均不知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器械不消毒灭菌,消毒器械贮存管理不规范。 正确认识和使用戊二醛 使用浓度:2%;使用中不低于1.8% 配制方法:先碱化再加防锈剂。 使用方法: 将洗净、干燥的器械放入2.0%戊二醛消毒液中完全浸没, 并去除器械表面气泡,容器加盖,消毒作用20min;灭菌作用10h。灭菌后应使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有效性: 安全性:空气吸入毒性;灭菌物品残留毒性。 效果监测:使用中有效浓度的监测。 戊二醛使用现场的浓度控制和防护。 医院要限制戊二醛消毒液的使用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一换。 2、手卫生问题 手卫生即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医院感染控制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手是污染传播的帮凶! 肥皂含菌浓度:1×104-5个/g 肥皂含菌浓度:1×106-7个/g 乍一看,这真是一个简单也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如果与同行进行讨论或者认真反思,才感到有些复杂和难办。 使用甩手处理,全院都是“甩手掌柜的!” 问及答曰“甩干,搓干”。(我们属于干燥地域)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忙!” 其实,洗手的依从性护士比医生要好得多。 一感染办工作人员到手术室做现况调查,亲眼目睹了个别外科医生洗手的全过程,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快”。 实例5 用带手套来取代洗手 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除手套后不用洗手! 事实上,如果医护人员能仔细清洗双手,理论上没有绝对必要用手套 因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洗手都不是执行得很彻底,为预防手部的致病菌散播而带手套。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 手套带给护理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或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 采血者戴着手套一个接着一个采血,保护自己不保护患者。 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是:手套无污染的情况下不脱手套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套,可以双向防护,一旦手套有血污染立即更换。 “这样的方法是不合乎规范的,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 你认为呢? 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医生的手连续三次微生物检测均为“细菌无法计数”。 究其原因,他自己说:我每天只洗两次手,中午吃饭前一次,下午下班前一次。 3、安全注射和无菌操作问题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一)安全注射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6.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无菌物品的使用 从无菌容器中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镊)。 从无菌容器(包装)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入无菌容器(包装)内,应重新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目前持物钳推行干式保存:一般要求4小时更换一次。 预防锐器的具体措施 1、绝对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有意折弯、 损坏、将针头与一次性注射器分开、或者用手摆弄针头和注射器。 2、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刀片和其他锐器必须丢弃在适当的锐器收集盒内。 3、锐器收集盒应放在所有经常使用锐器的地方,以便操作人员在需要时能马上就近丢弃用过的锐器。 4、这些收集盒还应放置在病人的检查室、治疗室、以及经常需要抽血和使用针头的地方。 锐器专用废弃盒的要求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