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五: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反抗,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 (2)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1)特点: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2)民族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根本原因是:由半殖民地半分件社会性质决定。 (3)中国民族工业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同时又与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 17、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受到 和 的压迫与剥削。 18、外国侵略者曾采用限制中国()的方法力图 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制造机器 b.机器出口 c.机器进口 d.机器贸易 20、清朝统治时期,在兑民族工业的勒索中()危害最大。 a.苛捐 b.杂税 c.厘金 d.出厂税 24、材料一: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缘洋商之货,进出只需完税,并无捐项,华商之货,进出既应完税,又须报捐。华商避捐,因托洋行。洋商图利,愿为代报。”——《海防挡》 材料二: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乃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是不过商人图借洋船之便利,而洋人之稽查防范,不使内地商人窃擅其技,已可概见。”——《海防挡》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 (1)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式出现? (2)从中国轮船航运业艰难兴起的史实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些规律性东西? 答:(1)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商人购买洋船后,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原因是避免报捐,或商人雇买洋船与外国人合伙经营。原因是不仅借助洋人的管理和技术,又可购买修葺之料。 (2)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对它们又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25、材料一:国人之经营丝厂业者,则自黄佐卿先生始。黄君于1881年首建丝厂于沪上北苏州河沿岸,丝车仅一百部,定名称为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行,各建一厂,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是年,三厂建筑告竣。越年,同时开工。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须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材料二:英国人认为:机器进口(指向中国出口)恐非西国之福。中国多织一匹,即我国少销一匹。销路既阻,出货必减,将来船行受亏,始置不论,我国所有各厂,不久已将停闭,致工人无处安身也。——《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材料二反映出外资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答: (1)近代民族工业是由私人开创,靠引进外国设备、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