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荔古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建
议
书
二〇一五年一月
1.1 项目名称:
中国?大荔古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1.2 项目建设地点:
大荔县段家镇
1.3 项目承办单位:
陕西xxxxxxx文旅开发有限公司
1.4 企业概况:
Xxxxxxxxxxxxxx
1.5 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
1.5.1 项目提出的依据
(1)《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3)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旅游文化县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县域旅游产品指导意见》
1.5.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综合试验区方案中明确提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打造以黄河文化和寻根问祖为主题的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在合作方案中,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三省四市的旅游资源,重新整合旅游资源以共同打造具有浓郁黄河文化、根祖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供了大荔对自己在西安大都市圈和全省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的机遇,也提供了大荔县优势产业的确定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开发建设大荔古文化旅游项目很有必要,恰逢其时。
(1)是开发渭南优势旅游资源,完善渭南(秦东旅游环线)旅游景观产品的需要。多年来,渭南旅游以“一山(华山)一水(洽川)一圣(史马迁)”为主,基本形成了华阴—合阳—韩城旅游环线,建设中国大荔古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将使秦东旅游环线旅游景观产品更加丰富。
(2)是加快大荔县域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大荔是黄河文明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众多,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寻根远古文化旅游开发最具价值。但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未启动。建设该项目对开发我县优势旅游资源,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1.6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性质定位:
大荔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遍布于境内的远古文化就是一块没有受到污染的净土,古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就是立足于大荔县段家镇丰富的旅游资源特点,以及大荔县农业大县的资源支持,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确定的文化产业项目。本项目基于大荔县段家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以魏长城遗址、大荔猿人遗址以及黄河泥塑发源地为依托、以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为基调、以远古人类文化为核心,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穿越远古体验人文之旅。
本项目以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护为前提,促进保护、文化传承与旅游、文化开发一体化,以文化为内涵,展现旅游产品的内在吸引力,以旅游为管道,通过弘扬本土价值文化,传承地域特质,彰显地域特色。
以本地特有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自然风光为主要旅游吸引,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打造古文化产业,来带动本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强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吸引力,突出旅游产品的知识性、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多样性,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旅游开发真正构建自然、社会和谐的优良旅游环境,联合周边景区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区域旅游竞合关系,努力营造知名旅游地品牌形象,持续渐进发展,以文化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古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古文化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7 大荔县情:
大荔古称同州,地处黄河之滨,华山脚下,全县辖18个镇,415个行政村,400个行政村、26个社区。县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是渭南市第一面积大县、第四人口大县,为关中平原东部最开阔地带,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黄河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大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二十万年前,人类最早智人“大荔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春秋时代起,大荔便是历代郡、州、府治所在,是关中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宋建岱祠岑楼,集中国古代戏楼建筑艺术之大成,清建“丰图义仓”,慈禧太后朱笔御赐“天下第一仓”, 魏长城遗址、文殊新塔、金龙高塔、八鱼石古墓群等古迹犹存,同州梆子、碗碗腔、皮影等戏曲剧种享誉中外。大荔更是隋文帝杨坚、明代关中入阁第一人马自强、清朝救时宰相闫敬铭,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张奚若,速算专家史丰收等名人的故乡。
大荔地貌独特,风景秀丽。县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镰山台塬,绵蜒百里,逶迤如山。中部洛水两岸,土地肥沃,村寨星罗,田畴织锦,果秀棉丰。东部黄河滩区,南端一马平川,沃野万顷,烟树若屏;北端数万亩河滩湿地,渔湖映天,芦花飘荡,群鸟翔集。南部沙苑区,沙梁如画,果林成荫,四季飘香,春有杏白桃红,夏有萱花如金,秋来枣红如霞,为唐宋皇家牧马之乡。杜甫诗云:“丰草青
文档评论(0)